绣窗添线琯浮灰,玉烛迎阳晷影回。
雁度关河随朔气,龙依江海蛰神雷。
渐开柳眼窥春色,未放梅腮送酒杯。
药裹书签随处有,乡心岁事漫相催。
冬至后九日
绣窗添线琯浮灰,玉烛迎阳晷影回。雁度关河随朔气,龙依江海蛰神雷。渐开柳眼窥春色,未放梅腮送酒杯。药裹书签随处有,乡心岁事漫相催。
译文:
冬至之后九天,绣花的窗户上又添上了新线,而玉制的风铃在阳光的照耀下,其影子也随着太阳的位置转动了起来。大雁飞过,越过了黄河和长江,随着北来的寒风吹过;而龙则依附于江河湖海之上,蛰伏着待到春雷。春天即将来临,大自然的一切都开始复苏,小草慢慢地张开了嫩芽,探出头来,似乎在窥探春天的颜色。梅花还未完全开放,却已经送来了阵阵花香,让人忍不住想喝一杯酒来庆祝新年的到来。然而,人们的心情却被这忙碌的生活所困扰,仿佛被一种难以摆脱的乡愁所牵引,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注释:
- 冬至(Winter Solstice): 古代中国将冬至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气,标志着冬天的开始。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冬至过后,北半球逐渐进入冬季。
- 绣窗添线:指家中的窗户装饰,增添了新的线织品。
- 琯:古时的一种乐器,此处借指玉制的钟鼓等乐器。
- 浮灰:指风铃因振动而发出的响声。
- 玉烛:这里指蜡烛,古人常用“玉”来形容珍贵之物。
- 雁度关河:大雁渡过了黄河和长江。
- 朔气:即北方的寒冷气息或冬气,指北风凛冽的景象。
- 龙依江海蛰神雷:龙依附于江河湖海之上等待春雷。
- 柳眼:指新生的柳叶,刚从枝条上长出来,像眼睛一样闪烁着生机。
- 梅腮:指梅花的花蕾,尚未开放。
- 药裹书签:指的是书籍中的药方或药物包裹,可能是指书中的药方或药物。
- 药裹书签随处有:暗示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各种药材和药物。
- 乡心岁事:指的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冬至之后的景色和心情的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冬至之后九天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既有自然界的变化,也有人世间的繁忙。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以及时光流转、岁月无情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