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妖成绛帻傩,皇都尘接紫关驼。
故人风雪谁联骑,野老江湖独拥蓑。
注释:
赤子妖成绛帻傩,皇都尘接紫关驼。
赤子:小孩子,这里代指诗人。妖:变装。
绛帻:古代的一种头巾,用红色丝帛做成。傩:古代的祭祀仪式之一,表演舞蹈驱鬼逐疫。
皇都:京城,这里指京都长安。
尘:指尘埃,尘土。紫关:长安城西的紫微门。
故人风雪谁联骑,野老江湖独拥蓑。
故人:老朋友,指作者的朋友。风雪:形容天气寒冷。联骑:并驾齐驱。
独拥蓑:独自扛着斗笠。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离失所,漂泊在外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战乱中的百姓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赤子妖成绛帻傩”,诗人以”赤子”代指自己,将自己比作一个孩子,而孩子们则变成了一种装扮。这种装扮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混乱。”绛帻”是一种红色的头巾,”傩”则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表演者会穿上华丽的服装,手持道具,进行歌舞表演,以此来驱逐邪恶。在这里,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皇都尘接紫关驼”,诗人用”皇都”来形容京城长安,而”紫关”是指长安城的西门,即紫微门。这里的”尘”字,既形容了战乱带来的尘土飞扬,也暗示了长安城内的战争氛围。而”骆驼”则代表了战争中的运输工具。诗人通过这个描写,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第三句”故人风雪谁联骑”,诗人再次提及老朋友,但他们却在风雪中各自为政。这里,”风雪”既是自然景象,又象征着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而”联骑”则意味着他们可能曾经共同骑马前行,但如今却各自为政,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并肩前进。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担忧,以及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痛苦的深刻认识。
最后一句”野老江湖独拥蓑”,诗人用”野老”来形容那些在江湖中流浪的老者。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只能依靠捕鱼、打猎等生计来维生。而”独拥蓑”则描绘了他们孤独的身影,他们只能依靠一顶斗笠来抵挡风雨。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普通人在战争中所遭受的痛苦的同情和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中人们的生活状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如”妖成绛帻傩”象征战争的残酷,”皇都尘接紫关驼”象征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使整首诗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更丰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