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桓韩将军,当年谁寄目。岂无漂母食,亦有胯下辱。
雄剑一朝飞,举手拾秦鹿。风雷走倏烁,乾坤困驰逐。
荥阳广武间,楚汉寄我足。王业四百年,尺封屡翻覆。
赏厚岂势摇,功成乃身戮。所贵英雄人,岂甘草中伏。
谁为后来者?感此空碌碌。举头见青天,天边有鸿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读史三首》中的第二首。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诗句释义:

  1. 桓桓韩将军,当年谁寄目 - 这里提到了“桓桓”的韩将军,他当年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和评价。
  2. 岂无漂母食,亦有胯下辱 - 尽管韩将军曾经受到过他人的照顾,但同时也遭遇过屈辱。这里的“漂母”指的是韩信的母亲,她曾经为韩信提供食物;而“胯下辱”则是指韩信在年轻时曾被刘邦羞辱。
  3. 雄剑一朝飞,举手拾秦鹿 - 这里描绘了韩将军英勇的形象,他的剑在一夜之间飞升,成为了秦国的统治者。
  4. 风雷走倏烁,乾坤困驰逐 - 描述了历史的变化和动荡,如同风雷般迅猛,乾坤之间充满了纷争和追逐。
  5. 荥阳广武间,楚汉寄我足 - 提到了荥阳和广武之间的历史事件,即楚汉争霸时期,作者认为这段历史为自己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来发展自己的事业。
  6. 王业四百年,尺封屡翻覆 - 这里的“王业”指的是统治天下的事业,而“尺封”则是指分封的土地。作者感叹自己所处的时代虽然经历了四百年的变迁,但政治上的得失却频繁发生,难以稳定。
  7. 赏厚岂势摇,功成乃身戮 - 这里的“赏厚”指的是丰厚的赏赐,“势摇”则是指权力的动摇。作者认为,即使拥有很高的地位和财富,也难以避免被权力所左右的命运。同时,他也意识到,只有在成功之后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8. 所贵英雄人,岂甘草中伏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赞美,认为真正的英雄不会被邪恶所屈服。
  9. 谁为后来者?感此空碌碌 - 最后两句反思自己的处境,感慨自己作为后来者的无奈和困惑。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感到空虚是因为缺乏真正的英雄来引领自己前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回顾历史事件和个人经历,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政治得失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通过对韩将军、刘邦、项羽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认识。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杜甫关注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疾苦的高尚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