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法四海热,震荡昏三光。
云飞大风起,赤子沐清凉。
当时周旋人,一瞰罹身殃。
悠悠赤松子,不识为何祥。
千年有崔浩,前修持自彰。
岂知愧所事,乃是元家王。
恐非凤衔图,但见雁求梁。
伊尔山中人,勿弃兰蕙芳。
读史三首
嬴法四海热,震荡昏三光
云飞大风起,赤子沐清凉
当时周旋人,一瞰罹身殃
悠悠赤松子,不识为何祥
千年有崔浩,前修持自彰
岂知愧所事,乃是元家王
恐非凤衔图,但见雁求梁
伊尔山中人,勿弃兰蕙芳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嬴法四海热,震荡昏三光
- 嬴法四海热: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法律政策对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震荡昏三光:形容法律政策的推行使得社会动荡不安,影响到了天文现象。
2. 云飞大风起,赤子沐清凉
- 云飞大风起:描述云层聚集形成风暴的情景,暗示政治或社会的紧张氛围。
- 赤子沐清凉:比喻百姓在混乱中寻求解脱,得到短暂的安宁。
3. 当时周旋人,一瞰罹身殃
- 周旋人:指在政治漩涡中左右逢源的人。
- 罹身殃:遭遇灾难。这句话反映了那些在政治斗争中摇摆不定的人最终受到了惩罚。
4. 悠悠赤松子,不识为何祥
- 悠悠赤松子:传说中隐居的仙人,这里可能指远离尘嚣的高洁之士。
- 不识为何祥:表达了对于这些隐士生活状态的困惑和不解。
5. 千年有崔浩,前修持自彰
- 崔浩:南朝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者,以著史书闻名。
- 前修持自彰:意指前人的努力和成就得到了显著的体现。
6. 岂知愧所事,乃是元家王
- 愧所事:感到惭愧。
- 元家王:可能暗指某些不正当的权力关系,让人感到羞愧。
7. 恐非凤衔图,但见雁求梁
- 凤衔图: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象征吉祥。
- 雁求梁:比喻人们为生存而四处奔波。
8. 伊尔山中人,勿弃兰蕙芳
- 伊尔山中人:指生活在偏远山区的人们。
- 勿弃兰蕙芳:提醒人们珍惜自然之美,不要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政治的动荡。诗人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展示了不同群体在历史洪流中的不同命运,反映了作者对历史深刻的思考和感慨。诗中既有对历史事件的直接描述,也有对人物心理和命运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性、权力和历史的深刻理解。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明代诗词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