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来日已升,花梢众禽语。
何许白浮萍,池间散还聚。
起见梅已空,夜来几更雨。
鱼行春到水,草暖香在露。
溪上人语喧,樵薪满沙路。

【赏析】

此为七绝组诗中的第六首。诗人在清晨醒来,看到太阳已高升天空,而花梢众禽的鸣叫声也此起彼伏。他发现池塘中白浮萍散聚无常,时而聚集时而分散,不知所踪。这时,他才想起昨夜梅花已空,昨夜下了几更雨。春天到了,鱼儿在水中游动,而草上露水却散发着阵阵香气。人们在路上喧哗着,樵夫们满载柴火走在路上。诗人通过观察和联想,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

“早起”句,写日出时所见:早晨起床后,看见太阳已经升起,而花梢众禽也叽叽喳喳地鸣叫着。这是全诗句意所在,也是全诗描写的开端。从这一句可以看出,诗人是在一个晴朗的早晨起床的。

“何许白浮萍,池间散还聚。”两句写池中漂浮的白浮萍随波逐流,时而聚拢时而离散。这句看似平淡无奇之语,实有其妙处:浮萍虽小,但生命有限,它只能随水漂泊;又因浮萍极易聚散,故诗人用“散”、“聚”二字来形容其飘忽不定的状态。同时,浮萍随波逐流、聚散无常的特点,与前句中的众禽鸣叫声遥相呼应,都表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诗人写到:“起见梅已空,夜来几更雨。”两句是说:早上一看,梅花已经落得差不多了;夜里下了好几场雨。这里的“起见”指的是早上起来时所看到的情景。“几更”即几个时辰,这里指夜晚到黎明之间的时间。这句诗既交代了梅花落尽的时间,又写出了昨夜降雨的量。

“鱼行春到水,草暖香在露。”两句是说: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草地温暖,芳香的气息从露水中散发出来。这两句诗描写了春天里鱼儿欢游和花草散发芳香的情景。其中“鱼行春到水”一句,既写出了鱼儿的活泼可爱,又写出了春天水的清澈甘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草暖香在露”一句,则既写出了草地的温暖舒适,又写出了露水中花草香气的存在。

诗人以“溪上人语喧,樵薪满沙路”两句作结,描绘了人们在溪边交谈、打柴的忙碌场景。这里的“樵薪”指的是砍柴的人或物。这句诗既点明了季节特点,又表现了人们劳作的场景。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七绝组诗中的第六首。全诗通过观察和联想,生动地描绘了春天里的自然美景。其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和形容词,使整首诗显得色彩鲜明、意境优美。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梅花落尽和鱼儿游动、草丛温暖等自然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