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晖昔作西江客,夜飞墨花晓无迹。
春风留此二百年,幸是山中至人识。
有千黄金双白璧,鹅溪白茧才数尺。
颍阳山高风露寒,几处高堂挂生色。

这首诗出自苏轼的《和欧阳文忠公题米元晖画石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用欧阳文忠公神清洞韵题维士鼎所藏米元晖神清洞图” —— 欧阳修(文忠公)曾以“神清洞”为韵,故苏轼以此韵题写此诗。

“元晖昔作西江客,夜飞墨花晓无迹” —— 米芾,字元晖,是苏轼的朋友,他在西江客居期间创作了《神清洞图》。夜晚他像飞翔的墨花一样在纸上飞舞着,到了清晨却什么也看不到他的足迹。

“春风留此二百年,幸是山中至人识” —— 米芾在山中的居住生活有二百年了,幸亏有苏轼这样的好友才识得这幅画作。

“有千黄金双白璧,鹅溪白茧才数尺” —— 米芾画的石头形状奇特、线条流畅,就像金子和美玉一样珍贵。

“颍阳山高风露寒,几处高堂挂生色” —— 颍阳县位于河南,山势高峻,风大霜重,但山上的高堂却因米芾的画作而显得生机勃勃。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和欧阳文忠公题米元晖的神清洞图时所作。苏轼对米芾的才华非常赞赏,称其为“至人”,可见他对米芾的高度评价。

第一句“用欧阳文忠公神清洞韵题维士鼎所藏米元晖神清洞图”,说明苏轼是在借用欧阳修的原韵来写这首诗的。欧阳修的诗歌以其清新脱俗、自然流畅的风格著称,因此苏轼也试图效仿这种风格来写诗。

第二句“元晖昔作西江客,夜飞墨花晓无迹”,描述了米芾作为西江客的形象,他在夜晚如同墨花在空中飞舞,但到了早晨却什么都没有留下。这既体现了米芾的才华横溢,也表现了他在夜晚创作时的专注和投入。

第三句“春风留此二百年,幸是山中至人识”,则是对米芾作品的评价。他认为米芾的作品如同春天的气息一般持久不衰,只有像苏轼这样了解他的人才能真正欣赏到其中的意境。这句诗也表达了苏轼对米芾的赞赏之情。

第四句“有千黄金双白璧,鹅溪白茧才数尺”,描绘了米芾画作的独特之处。他用金色描绘出千丈高的山峰,用白色描绘出洁白如玉的云彩,用鹅溪的白茧描绘出细腻柔美的山景,这些画面都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同时,这也是对米芾绘画技艺的高度赞扬。

最后一句“颍阳山高风露寒,几处高堂挂生色”,则进一步赞美了米芾画作给颍阳山带来的生机与活力。虽然山高风冷,但因为有米芾的作品,那些山间的高堂也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和活力,焕发出新的光彩。

这首诗充分展现了苏轼对米芾才华的赞美,以及对米芾画作的高度评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