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汞烹铅本没时,学人当向定中推。
客尘欲染心无着,天癸才生神自知。
情寂金来归性本,精凝坎去补南离。
两般灵物交并后,阴尽阳纯道可期。
诗句解释与译文:
- 炼汞烹铅本没时 - 此句描述炼制汞和铅的过程,意味着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或修炼,这些物质最终会消失。
- 炼汞(火炼汞):使用火来炼制含汞的物质,使其纯净化。
- 烹铅(水炼铅):使用水来炼制含铅的物质,使其纯净化。
- 学人当向定中推 - 这里的“学人”指那些正在学习、修行的人,而“定中推”意味着在内心的平静中进行推演或深入探索。
- 客尘欲染心无着 - “客尘”指的是外界的杂念和诱惑,“无着”意味着不被它们所影响。
- 天癸才生神自知 - “天癸”通常指男女交合时的精血,此处可能比喻一种内在的生命力或灵感。
- 情寂金来归性本 - 这里的“寂”可能是指心境的宁静,而“金”可能象征着金属般的纯粹或坚硬。
- 精凝坎去补南离 - “坎”代表北方,而“南离”代表南方,这两句可能是指通过修炼达到身心的统一或平衡。
- 两般灵物交并后 - “两般灵物”可能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的精神或能量,而“交并后”意味着它们的结合。
- 阴尽阳纯道可期 - 这里“阴尽”可能是指阴邪或黑暗的事物被消除,而“阳纯”则表示阳气纯洁无杂质,整体上表达了一种理想的道德或修行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炼汞烹铅的描述,引出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真我的追求。诗句传达了一种超脱俗世纷扰,追求内心平和与纯净的思想。通过炼制过程中的“客尘欲染心无着”,诗人强调了修行者应保持清净之心,不受外界诱惑。接着,“天癸才生神自知”和“精凝坎去补南离”两句,可能是在描述修行者通过内省和实践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最后,“两般灵物交并后,阴尽阳纯道可期”表达了一种理想状态,即通过修炼可以达到阴阳平衡、道德高尚的境界。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对于修身养性、追求内在和谐与智慧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