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阴剥尽一阳生,牢闭玄关莫妄开。
静极极中观一动,天心莹彻悟元来。

【注释】

儒理:儒家的学说。致知格物:儒家的重要观点,意为通过认识事物的规律来获得知识,即“格物致知”。

群阴剥尽一阳生,牢闭玄关莫妄开:阴,指道家的阴阳学说;阳,指儒家的仁义礼智等道德理念。群阴剥尽一阳生,意思是阴邪之气全部被阳正气所取代,阳气开始生长;牢闭玄关莫妄开,意思是要牢牢守住内心的玄门(指道家的心性修养),不要轻易打开。

静极极中观一动,天心莹彻悟元来:静极极中观一动,意思是要静到极点,才能洞察事物的变化;天心莹彻悟元来,意思是要洞察到天地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对宇宙人生的真谛的认识。

【赏析】

这首诗是程洁庵赠给另一位学者的作品。诗人以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为内容,表达了自己对这三教的理解和敬仰之情。

诗人从儒家的角度出发,认为在阴气被阳气取代后,人们应该紧紧守住内心的玄道(道教中的心性修养之道),不要轻易打开。这里的“群阴剥尽一阳生”指的是道家的阴阳学说,而“牢闭玄关莫妄开”则是强调了内心修炼的重要性。

诗人又转向道家,认为要静到极点才能洞察事物的变化。这里的“静极极中观一动”是指道家的静心修身之道,而“天心莹彻悟元来”则是强调了对天地自然的理解。

诗人以佛教的观点结束全诗,认为只有洞察到天人合一之理,才能达到对宇宙人生的真谛的认识。这里的“天心莹彻悟元来”可以理解为禅宗的顿悟之境,而“静极极中观一动”则是强调了对佛法的理解。

这首诗通过儒、道、佛三教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对这三种思想的敬仰之情,也展示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