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超六合,造物期同游。飘飘无根蓬,荡荡不系舟。
江河罔知返,日夕惟东流。鸣鸠尔何为,户牖思绸缪。
人生底用愁如织,朝看朱颜暮无色。何如生死两忘怀,日月梭飞任交掷。
君不见秦皇入海求方瞳,包括区宇摧群雄。沙邱辒辌鲍鱼臭,一世万世今何功。
又不见班生投笔逾流沙,封侯万里威远加。玉门东望不可入,上书祈请心咨嗟。
我生于人何所为,即死于人何所悲。乌鸢蝼蚁何所苦,珠襦玉柙何所辉。
不如生前赋诗饮酒放浪山水间,死与造物默默还同归。
【赏析】
李白一生傲岸不羁,狂放不羁。他蔑视权贵,不慕荣利,常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句自诩,并以此表示自己对权贵和功名利禄的鄙夷。这首诗就是李白这种性格的真实写照。
诗的首联,点明题旨:“至人超六合,造物期同游。”“至人”即道家所说的“真人”,“至人”者“至道之人”。这两句说真人能够通达六界,与造物主一同遨游。“至人”与“造物”相对,突出了诗人的主体精神。诗人在醉酒后,摆脱了世俗的束缚,进入一种超凡的境界,他仿佛已经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而不再是凡人了。这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化,也是对人生的一种超越。
颔联写诗人飘飘荡荡的醉态:那蓬草无根,无法附着舟只;浩渺大江,日夜东流不息,诗人也随波逐流,不知所终。这一联是写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怅惘。“江河罔知返”句中的“罔”字,有“无”、“没有”之意。“日夕惟东流”一句,既写出江水的流向,又写出诗人的心境,表现出诗人面对茫茫宇宙,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奈。“鸣鸠尔何为,户牖思绸缪。”这是说,你鸣鸠们为什么这样忙碌不停呢?我家门户洞开,我正思念着你们。这里用比喻的手法,将鸣鸠比作自己,说自己家门户大开,思念着它们。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孤独和寂寞的,他渴望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关心。然而,他的朋友们却不理解他的心,反而嘲笑他的无能。这使诗人更加感到痛苦和失望。
颈联进一步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人生底用愁如织,朝看朱颜暮无色。”“人生底用愁如织”一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人生何必像织布一样地忧愁呢?早上还看到红润的面容,傍晚就已变得面目苍老。这两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对人生的痛苦经历的回顾和反思,得出了对人生的独特看法。他认为人生应该像春天的花一样绚烂多彩,不应该像秋天的叶一样凋零枯萎。
尾联写诗人的人生态度:“何如生死两忘怀,日月梭飞任交掷。”“何如生死两忘怀”一句,既是反问,又是感叹。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追求生命的长短和得失成败呢?既然一切都会过去,那么何必在乎生死、成败呢?“日月梭飞任交掷”,意思是说太阳和月亮就像梭子一样飞快地转动,人们无法阻止它们的运行和变化。这两句是对人生哲理的概括和总结,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认识和接受。
这首诗是李白借酒抒发自己内心情感之作。通过饮酒、醉酒、醉后的歌吟,诗人展现了自己狂放不羁的个性。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追求。整首诗语言豪放洒脱,意境深远悠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