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纲陵夷九鼎轻,玉帛交错朝蛮荆。
熊虔北睨志未已,积材垒土搀青冥。
姬姜丽质郑卫音,台中燕乐森如林。
汾沮远略肘腋变,乾溪一散愁人心。
荒山饥走归无所,睡酣又失涓人股。
棘闱深闭魂魄飞,申亥负尸埋浅土。
章华台上空子规,啼杀游魂终不归。

【注】

  1. 周纲陵夷:指周朝的国运已经衰败。
  2. 九鼎轻:比喻政权已不稳固,象征国家的重器也失去了往日的威严。
  3. 玉帛交错朝蛮荆:形容四方各族纷纷进贡,场面繁华。
  4. 熊虔北睨:指熊虔站在北边,注视着北方。
  5. 积材垒土:指建筑章华台时,积累材料并堆积土方。
  6. 姬姜丽质:指的是姬和姜两个姓的女子,美丽端庄。
  7. 郑卫音:指音乐,郑和卫国是古代的音乐文化中心,此处泛指优美的音乐。
  8. 台中燕乐森如林:指章华宫中的燕乐如同森林一样茂盛。
  9. 汾沮远略肘腋变:汾水阻隔了朝廷的远虑,肘腋间的变化都难以察觉。
  10. 乾溪一散愁人心:乾溪是指干涸了的小河,一散开就使人感到忧愁。
  11. 荒山饥走归无所:在荒野上行走,饥饿难耐,最终无处可去。
  12. 棘闱深闭魂魄飞:棘闱即宫门,深深关闭着,使人的魂魄都飞走了。
  13. 申亥负尸埋浅土:申亥是楚国的国君,这里代指楚王,他的尸骨被埋在浅浅的土地上。
  14. 章华台上空子规啼,啼杀游魂终不归:在章华台上空,有一只子规鸟在啼叫,它的声音足以让游荡的灵魂都不再回来。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对近时的诗人创作的批评为线索,通过对章华台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腐败、社会动乱以及人民苦难的感慨和担忧。
    诗歌开头四句描绘了周朝国运衰微的景象,通过“九鼎轻”一词,形象地表达了国家权力的动摇和失去。接着,诗歌通过“玉帛交错朝蛮荆”,展示了四方各族纷纷进贡的繁荣景象,同时也隐喻了当时的政治混乱和民族关系的复杂。
    中间部分,“熊虔北睨志未已,积材垒土搀青冥”,通过熊虔北望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于北方局势的关注和忧虑。而“姬姜丽质郑卫音”,则描绘了当时的文化繁荣和社会风貌。最后两句,“汾沮远略肘腋变,乾溪一散愁人心”,则通过描述汾水阻隔、乾溪之水干涸等自然现象,表达了对于国家未来命运的忧虑。
    在诗歌的最后部分,诗人通过描述“章华台上空子规啼,啼杀游魂终不归”,来强调自己的创作态度和情感。这里的“章华台上空子规啼”,既是对现实的一种讽刺,也是对自己诗歌创作的一种表达。而“啼杀游魂终不归”,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创作目的和情感寄托,即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不是为了追求名利或迎合他人。
    这首诗通过对近时诗人创作的批评以及对章华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腐败、社会动乱以及人民苦难的感慨和担忧。同时,诗歌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