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舸几时发,秋风海水腥。
云分雁宕路,江绕蛣䗁亭。
大府文星聚,名山僧气灵。
凭君道问讯,无恙读书萤。
【注释】
《代友人送于彦明之鄞》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
“诗舸几时发”:船(舟)要开多久?
“秋风海水腥”:秋天的海风吹起来,水的味道变得咸了。
“云分雁宕路”:云雾在山间飘荡。
“江绕蛣䗁亭”:江水环绕着一个亭子。
“大府文星聚”:朝廷中人才荟萃。
“名山僧气灵”:名山的寺庙充满了灵气。
“凭君道问讯”:希望您能向于彦明道别时问候一声。
“无恙读书萤”:希望您一切安全,读书时像萤火虫一样。
【赏析】
此为送别之作。首二句写送别的地点和季节,点出送别的时间,并交代了去处。次四句写所到之处的景致及人事,最后一句是临别赠言。前两句是实写,后四句是虚写,而以虚写为主,实写为辅,以实带虚,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全诗语言朴实自然。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当时诗人正在洛阳任职,而于彦明则被贬谪到了浙江东部的鄞县,所以诗人特地写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好友的祝福。
这首诗的前四句都是描写送别之地的风景和人情,诗人并没有直接写出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景物来表现。“秋风吹起海水的味道变咸了”,这是对眼前景色的描绘;“云雾在山间飘荡”,这又是对眼前景象的描画;“江水绕过了一个亭子”,这也是眼前的实景。但是,这些景物虽然生动形象,却都与离别有关,因此它们又都蕴含着诗人的情感。
“大府文星聚”,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意思是说朝廷中人才荟萃。而“名山僧气灵”,则是说名山的寺庙充满了灵气。这两个句子都是虚写,但它们都包含了诗人对好友的祝福。因为于彦明被贬到了鄞县,所以诗人希望他能够在这里有所作为,成为朝廷中的一颗明星,同时也希望他在名山之中能够有所修行。
最后两句是临别赠言,也是全诗的重点。“凭君道问讯”,意思是希望朋友在离开的时候能向于彦明道别问候一声:“一切都好吗?”而“无恙读书萤”,则是诗人自己的愿望,他希望自己能够像萤火虫一样,在书海中自由地飞翔。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但是却能够表现出诗人深厚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并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的。因此,这首诗虽然简单,但是却有一种深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