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东来向西楚,河流兀兀舞轻舠。
雪消巢县青山出,雨后焦湖春水高。
赖有使君持玉节,未须故旧问绨袍。
眼中贺监文章伯,又使时人见凤毛。

【注释】

濡须:古县名,今属安徽。

子衡君宅:指东晋桓温的别墅。子衡是桓温的小字。

兀兀:船儿摇动的样子。

巢县、焦湖:地名。

使君: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凤毛:凤凰的羽毛,比喻人杰出或有才能的人。

【赏析】

《饮饯子衡》,唐末五代诗人徐夤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于公元952年春(一说为冬)作者送友人到江州(今江西九江)。这首诗描写了送别宴会的情景。

首句写宴席上的盛况。“客子”,即客人,也代指作者自己。“西楚”,指江州,这里借指长江之西。“东来向西楚”意思是说,从东方来的客人来到江州,在西楚之地,又向西边去了。这句诗既点出了宴会地点,又暗指友人将要离开江州。

二句写宴席上的酒菜和景色。“河流兀兀舞轻舠”,河水浩渺,水波粼粼,像船儿一样悠悠荡荡。“兀兀”,形容水流的样子。“舠”,一种小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河面上船只很多,就像一群群的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这两句诗以景衬情,写出了宴会上的气氛十分欢快,主人待客热情周到。

第三句写宴会结束后,雨后天晴,春水上涨的景象。“雪消巢县青山出”,意思是说,雪融化了,巢县的山峦露出来了。巢县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汉水北岸,因春秋时巢父隐居于此而得名。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宴会结束后,天放晴了,巢县的山上的青山露出来了。“雨后焦湖春水高”,意思是说,雨后的焦湖水面上涨了很多,水位很高。焦湖在今安徽省宿县西南。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雨过天晴之后,焦湖水面上涨了很多,水位很高。

第四句写宴会结束后,主人挽留客人,请他不要回去了。“赖有使君持玉节”,意思是说,多亏有你这样的大官拿着玉符(古代朝廷授予大臣的一种凭证),才让我有机会留下来喝酒。“玉节”,即玉符,用玉做的符节,是官员的身份标志。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多亏你这位大官拿着玉符,才让我有机会留下来喝酒。

第五句写宴会结束后,主人再次挽留客人,并请他不要回去。“未须故旧问绨袍”,意思是说,你不必再去问候你的老朋友了,他们都已经穿新衣了。“绨袍”,即粗布棉袍,用粗布制成,质地粗糙。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你不必再去问候你的老朋友了,他们都已经穿新衣了。

第六句写宴会结束后,主人再次挽留客人,并请他不要回去了。“眼中贺监文章伯”,意思是说,你就像文章写得很好的贺监一样,是个很有学问的读书人。贺监,即贺知章,唐代著名文学家。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你看你的文章写得那么好,是个很有学问的读书人。“又使时人见凤毛”,意思是说,你又让当时的人看到了你的才华。“凤毛”,比喻杰出的才能或卓越的成就。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你又让当时的人看到了你的才华。

第七句写宴会结束后,主人再次挽留客人,并请他不要回去了。“眼前贺监文章伯”,意思是说,你就像文章写得很好的贺监一样,是个很有学问的读书人。“又使时人见凤毛”,意思是说,你又让当时的人看到了你的才华。

整首诗以宴会为背景,通过描绘宴会上的盛况、宴席结束后的自然景观、主人挽留客人的场面以及客人被挽留的场景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一个盛大的宴会场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