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出北关,去上鸡笼山。
升高望城郭,其中多忧患。
君看一丘上,长留桂树间。
注释:骑马离开北关,前往鸡笼山。登上山顶,远望城郭,心中充满忧虑和担忧。你看那一片土地上,桂树生长得茂盛,仿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之情。诗中通过对比“忧患”与“桂树”,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比喻也富有象征意义,如“桂树”象征着吉祥、安宁,而“忧患”则象征着痛苦、困境。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
骑马出北关,去上鸡笼山。
升高望城郭,其中多忧患。
君看一丘上,长留桂树间。
注释:骑马离开北关,前往鸡笼山。登上山顶,远望城郭,心中充满忧虑和担忧。你看那一片土地上,桂树生长得茂盛,仿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之情。诗中通过对比“忧患”与“桂树”,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比喻也富有象征意义,如“桂树”象征着吉祥、安宁,而“忧患”则象征着痛苦、困境。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
登平山堂故址 蜀山有堂已改作,骑马出门西北行。 日落牛羊散平楚,风高鸿雁过三城。 译文: 蜀山有座旧堂已经被改为其他用途,我骑着马从门内走出往西北方向前进。太阳西下的时候,牛羊们四处散落在平坦的草原上,大雁们在高空中飞翔越过了三座城池。 山河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金汤固,只有那些曾经用来擦拭汗毛和磨砺兵器的竹棍和石头还在。在骆驼坡头,孔融的坟墓依然存在,令人想起你,心中泪流纵横。 注释: 1.
【注解】 老先生:指作者的前辈。南山公:即王山人,是作者的先世。 【赏析】 《大龙湫记》,为宋文同(苏轼之兄)所撰。文同在北宋宣和年间,因作诗讽刺时政得罪权贵,被削职流放。他在流放途中经过江西吉安,曾游览过大龙湫。他写的这篇记,就是追述这次游历的情况。文章虽短小,但写得生动形象,感情真挚,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开头两句:“先生之游于兹也,自谓得西山真趣。”这是说,老先生到这裹来游历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大德七年的秋天八月,跟随一位老先生游览大龙湫的经历。在经历了连续的大雨和大风之后,他们终于看到了瀑布的壮观景象。 诗中描述了瀑布从山巅到谷底的壮丽景观。首先,瀑布从山脊上开始形成,然后逐渐向下延伸。当作者走到瀑布下方时,他们听到了瀑布的声音,并看到了从山谷中涌出的水流。 作者描述了瀑布的多样性。瀑布从高处落下,形成了两股水流,然后又像树一样高大。最后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又名“金缕曲”“凤栖梧”等。双调,一百零九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一平韵。上片第二、三、四句为一组;下片第一、二、三句为一组。上片第四句为领格,可押亦可不押。 挼蓝:揉蓝。指山色深碧。 鉴玉:照映。 天□流转精神:天空高阔无际,精神飞扬。 鹤盘松顶:仙鹤盘绕于松树之上。 高人:指隐居山林的人。 寿星图画:指寿比南山的画景。 侬知否:你可知否。侬,我;知,知道。
这首诗的译文是: 妾薄命,当语谁,身年二八为娇儿。 意思是:“我的命运多么不幸啊!我要对谁说呢?我现在只有二十八岁,还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子!” 阿母岁岁不嫁女,二十三十颜色衰。 意思是:“我的阿妈一年又一年都不让我出嫁,二十岁、三十岁时,容颜已经不如以前了。” 天公两手抟日月,下烛万物无偏私。 意思是:“天公(上天)双手托住太阳和月亮,普照万物,没有偏心。” 奈何丑女得好匹,一生长在黄金闺。
译文: 我回来的时候,让小儿子穿上了狐皮衣。 不是我的病痛,而是我把它当成仇人。 我已经准备好了拐杖,登上丘去远望。 江水深不可测,晚上准备好船只。 赏析: 此诗是《诗经·国风·卫风》中的一篇。全诗共四章,每章八句,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第一章“归来”,描述了作者回到家乡的情景。“有悸孺子”,指的是作者的小儿子,因为担心他而有些不安。“衣之狐裘”
满江红 烟雨孤帆,又过钱塘江口。舟人道、官侬缘底,驱驰奔走。富贵何须囊底智,功名无若杯中酒。掩篷窗、何处雨声来,高眠后。 官有语,侬听取。官此意,侬知否。叹果哉忘世,于吾何有。百万苍生正辛苦,到头苏息悬吾手。而今归去又重来,沙头柳。 【注释】 ①烟雨:细雨如烟,迷蒙不清。孤帆:孤单的船帆。②缘底:为何。③樽(zūn)中:泛指酒杯。④于吾:对我。⑤沙头柳:指钱塘江边杨柳。⑥“官”字三句
昨夜溪头,潇潇风雨,柳边解个渔舟。狂歌击楫,惊起欲眠鸥。笑杀子猷访戴,待到门、兴尽归休。得似我,裳衣颠倒,大叫索茶瓯。 注释:昨夜:昨天夜晚。潇潇:风雨声。柳边:河边柳树旁边。解个渔舟:解开船桨划船。狂歌击楫,惊起欲眠鸥:大声唱歌并拍打船桨,使想要睡觉的鸥鸟惊醒。子猷访戴:东晋时期王献之(字子猷)听说戴逵的书法很好,前去拜访他;但见到戴逵时,却因为自己的字不如戴逵的而感到惭愧
【注释】 1.东里:地名,在鲁国境内。 2.葛之漫漫:用葛布做墙。漫漫,宽广的样子。 3.垣:围墙。 4.河水之清:指河水清澈。啮,咬食。 5.余甚劳苦:我非常辛苦。 6.黔:黑色。 7.其畬其菑:开垦田地。畬、菑,都是耕种用的农具。 8.老:年长的人。 9.嘻:笑声。 【赏析】 《东里》是一首描写农民辛勤劳作的诗。诗的开头两句说:“葛之漫漫,毋败我垣;河水之清,毋啮我稻粱
【注释】 雪干玉饭:用雪水和糯米做成的饭。初香:刚刚散发出来香味。月瘦珠胎,指新月如珠子般小。臞仙:指仙人。白鹤清晓横江:清晨白鹤飞过江面。 【译文】 雪后大地一片银白,晶莹的雪水和糯米做成的米饭散发着阵阵清香。 新月像一颗珍珠那么小,刚从天而降。开门却看不到那传说中的仙人,只见一只白鹤飞过江面。 【赏析】 此词为咏景之作。上片写雪霁之后的情景。下片写晨曦初现时所见的景象
华山有泉石沉碧 华山上有泉水,石头被水浸得发青 玉暖山脉润,雨新花气薰。 山间泉水如玉石般温暖,滋润着山脉,雨水也清新芬芳 铜瓶百尺便,触裂阶前云。 铜制的大瓶子高耸入云端,触碰到台阶前的云雾 天光堕空碧,万象涵无垠。 天空中的阳光洒下一片碧蓝,万物都包容在这无垠的景色之中 蛟龙吐水雹,松窗绝飞蚊。 像龙一样盘旋的山峰吐出水汽凝结成冰雹落下,在松木做的窗户前
【注释】 条风泛轻春,野碧润如雨。条风:春风和煦的样子。泛:飘荡。轻:轻柔。春:春天的气息。润:滋润。 幽人有新怀,相携玩山水。幽人:隐士。新怀:新的想法、新的打算。相携:相伴。 岩花既菲菲,溪石亦齿齿。岩花:山间的花草。菲菲:茂盛的样子。溪石:溪边的石头。齿齿:整齐的样子。 意行无前期,适趣成坐起。意行:随意行走。前期:预先的计划。适趣:随兴而来。成:成为,变成。坐起:坐着起身。 况兹豪俊姿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舜钦,题目为《游雁山天柱院》。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东南地势下,海水复善啮。 东南地势低洼,海水侵蚀土地。 青天久轩轾,独见斗杓揭。 青天广阔,北斗星勺柄高高举起。 古帝省下上,东维成敧缺。 古代帝王观察星辰,东南方的星宿出现倾斜。 大灵骏奔走,蛟螭改其穴。 巨大的龙马奔跑,蛟龙改变它们的洞穴。 洚水缩地入,万鬼拔山出。 大水收缩,大地被卷入,无数的鬼神从山上冒出。
【注释】 六丁:神话中人名,传说为天帝的六个力士。运神斧:运开神奇的神斧。浑沌素:混沌之石。飞梁:指石梁。横绝:横贯、穿越。山中路:山路上。行人:过路人。白云自来去:指行云飘浮。罗衣翠烟暮:形容女子衣裳的颜色如翠烟一般美丽,傍晚时更显得朦胧而美好。 【赏析】 《和叔夏观石梁二首》,作者不详,大约是北宋时期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石梁的雄姿和过路行人对它的感受。
【注释】 ①和叔夏:作者的字。石梁,指今四川巫山东南巫峡中飞云岩上的“十二奇峰”中的石梁。②青:青山绿树相映成景,白云缭绕其间。③素:白色的绢帛。④仙圣巢:神仙们居住的地方。⑤猿鹤路:猿猴与仙鹤所走过的道路。⑥秦王:秦始皇,他曾经到过昆仑山的扶桑(即传说中的日出地)。⑦此物:指石梁。⑧万鬼、神:这里泛指一切生灵。⑨喑呜:形容风雨交加时发出的呼啸声。⑩风雨暮:指风雨交加的夜晚。 【赏析】
鉴湖雨 越角鉴湖三百曲,雨后景色更迷人。 八月九月风已高,诗人夜晚借渔船。 渔翁城中酒肆来,筐中白鱼胜玉石。 当时贺老又狂狂,借得鉴湖心足意。 注释: 1. 越角鉴湖三百曲,雨后景色更迷人:越角是地名,鉴湖是地名,意思是说越角和鉴湖的山水风光十分秀丽,尤其是雨后更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2. 八月九月风已高,诗人夜晚借渔船:八月和九月是秋天,这两个季节的风都比较猛烈,所以诗人选择在夜晚借用渔船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