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新自东方来,瞳子如月无纤埃。言昔东见容成君,接上轩辕张乐之层台。
手扪青天冷至骨,白榆列宿何崔嵬。轩辕仙成去已久,皆骑威凤骖龙媒。
珠珰明佩隔风雨,天门晃朗相当开。仙家玉女少愁思,踏雪双歌紫云回。
君尝教我三洗髓,已觉灵气生根荄。我时坐客桂树下,纵之使言手拄颏。
客似师横差短耳,眼似恨小髯䯱䰄。不见横君三十年,眼中见子吾已衰。
却忆相携入雁谷,山中二月如天台。风吹桃花行水面,大笑酌我紫霞杯。
客今好游自不恶,名山往往多奇才。傥逢俗子莫与语,世贵瓦缶轻尊罍。
舟行江中慎濯足,矶下乃有鳌与能。更莫燃犀照水怪,自倚善幻驱霆雷。
望见九华足云气,一上绝顶驱莲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诗中描绘了与林彦清的相遇和对话,以及他对仙家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诗句解释:

  1. 有客新自东方来,瞳子如月无纤埃。 (有位新来的客人,他的眼瞳如同满月一样清澈无暇。)
  • “有客”:指林彦清。
  • “新自东方来”:从东方远道而来。
  • “瞳子如月无纤埃”:形容眼睛明亮清澈,没有任何瑕疵。
  1. 言昔东见容成君,接上轩辕张乐之层台。 (他告诉我从前见过容成君,那是在轩辕帝的舞台上演奏音乐。)
  • “容成君”:传说中的神仙。
  • “轩辕”:黄帝的尊号,象征帝王。
  • “张乐之层台”:指演奏音乐的地方,可能是指宫殿或其他华丽的建筑。
  1. 手扪青天冷至骨,白榆列宿何崔嵬。 (我伸手去摸那冰凉的夜空,抬头一看,只见白榆树排列着星星,多么壮观啊!)
  • “手扪青天”:形容触感冰凉,仿佛能触摸到天空。
  • “寒至骨”:感到冷得刺骨。
  • “白榆列宿”:形容星星密集排列,如同树木一般。
  • “何崔嵬”:形容高大雄伟。
  1. 轩辕仙成去已久,皆骑威凤骖龙媒。 (黄帝的仙成已经很久不见了,他们都骑着神鸟威凤和龙车。)
  • “轩辕仙成”:传说中黄帝的升天,或成为仙人。
  • “皆骑威凤骖龙媒”:形容他们骑着威风凛凛的神鸟和龙车,形象生动。
  1. 珠珰明佩隔风雨,天门晃朗相当开。 (珠珰和明佩隔着风雨,但天门依然明亮开阔。)
  • “珠珰明佩”:形容珍贵的装饰品。
  • “隔风雨”:形容风雨阻隔,但依然可见。
  • “天门晃朗相当开”:形容天门依旧明亮,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
  1. 仙家玉女少愁思,踏雪双歌紫云回。 (仙家的玉女们心情愉悦,她们在雪花中唱着歌谣,歌声飘向云端。)
  • “仙家玉女”:指神仙中的美女。
  • “少愁思”:心情愉快,没有忧愁。
  • “踏雪双歌”:一边行走一边歌唱。
  • “紫云回”:歌声悠扬,仿佛飘向云端。
  1. 君尝教我三洗髓,已觉灵气生根荄。 (你曾经教导我洗涤身体,我已经感觉到体内有了灵气。)
  • “君尝教我三洗髓”:你曾经教我进行三次洗涤身体。
  • “灵气生根荄”:体内的灵气得以滋生和成长。
  1. 我时坐客桂树下,纵之使言手拄颏。 (当时我坐在桂花树下,任凭它让我用双手支撑下巴。)
  • “坐客桂树下”:坐在桂花树下。
  • “纵之使言手拄颏”:让桂花树让自己用手支撑下巴。
  1. 客似师横差短耳,眼似恨小髯䯱䰄。 (这位客人似乎有点像老师,耳朵有点短;眼神有些像恨,胡须有点像髭。)
  • “客似师横差短耳”:客人有些像老师的耳朵有点短。
  • “眼似恨小髯䯱䰄”:眼神有些像恨的样子,胡子有点像髭。
  1. 不见横君三十年,眼中见子吾已衰。 (三十年未见,现在看到你,我感到有些衰老。)
  • “不见横君三十年”:三十年没见到你。
  • “眼中见子吾已衰”:看到你后,我感觉自己有些衰老了。
  1. 却忆相携入雁谷,山中二月如天台。 (回忆当年一起进入雁谷,那里的山中二月就像天台一样美丽。)
  • “却忆相携入雁谷”:回忆起当年一起进入雁谷的情景。
  • “山中二月如天台”:山中的二月就像天台一般美丽。
  1. 风吹桃花行水面,大笑酌我紫霞杯。 (风吹着桃花,水面波纹荡漾,我们一起大笑,举杯畅饮。)
  • “风吹桃花”:风吹过桃花盛开的水面。
  • “笑酌紫霞杯”:我们大笑并喝着紫色的霞光般的饮料。
  1. 客今好游不恶,名山往往多奇才。 (现在的游客喜欢游览,名山中常常有很多奇才。)
  • “好游不恶”:喜欢游览,不讨厌。
  • “名山往往多奇才”:名山上常常有许多杰出的人才。
  1. 傥逢俗子莫与语,世贵瓦缶轻尊罍。 (倘若遇到庸俗的人不要和他说话,世间的富贵不如瓦缶和尊酒珍贵。)
  • “傥逢俗子莫与语”:倘若遇到庸俗的人不要说这些话。
  • “世贵瓦缶轻尊罍”:世间的财富比不上瓦缶和尊酒珍贵。
  1. 舟行江中慎濯足,矶下乃有鳌与能。 (乘船行驶在江中要谨慎地清洗双脚,矶下才能看到巨大的鳌和神奇的能人。)
  • “舟行江中慎濯足”:在江中航行时要谨慎地清洗双脚。
  • “矶下乃有鳌与能”:在矶石下面可以看到巨大的鳌和神奇的能人。
  1. 更莫燃犀照水怪,自倚善幻驱霆雷。 (不要点燃犀牛角去照亮水中的怪物,依靠自己的智慧可以驱赶雷霆般的力量。)
  • “更莫燃犀照水怪”:不要点燃犀牛角去照亮水中的怪物。
  • “自倚善幻驱霆雷”:依靠自己的智慧可以驱赶雷霆般的力量。

译文:

有位新来的客人,他的眼瞳如同满月一样清澈无暇。他曾告诉我从前见过容成君,那时是在轩辕帝的舞台上演奏音乐。他伸手去摸那冰凉的夜空,抬头一看,只见白榆树排列着星星,多么壮观啊!黄帝的仙成已经很久不见了,他们都骑着神鸟威凤和龙车。珠珰和明佩隔着风雨,但天门依然明亮开阔。仙家的玉女们心情愉悦,她们在雪花中唱着歌谣,歌声飘向云端。你曾经教导我洗涤身体,我已经感觉到体内有了灵气。我时坐在桂花树下,任凭它让我用双手支撑下巴。这位客人有些像老师,耳朵有点短;眼神有些像恨,胡须有点像髭。三十年未见,现在看到你,我感到有些衰老。回忆当年一起进入雁谷,那里的山中二月就像天台一样美丽。风吹着桃花,水面波纹荡漾,我们一起大笑,举杯畅饮。现在的游客喜欢游览,名山中常常有很多奇才。倘遇到庸俗的人不要和他说话,世间的富贵不如瓦缶和尊酒珍贵。乘船行驶在江中要谨慎地清洗双脚,矶下才能看到巨大的鳌和神奇的能人。不要点燃犀牛角去照亮水中的怪物,依靠自己的智慧可以驱赶雷霆般的力量。

赏析:

李白的《送僧参五台山》一诗通过描写与林彦清的相遇、交流和共同游历的场景,表达了对仙界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神话色彩和浪漫气息。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和对仙家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追求。同时,诗人也借由与林彦清的交往,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感慨,使得整首诗歌更加丰富而富有层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