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绿涨琉璃堆,黄河浊浪排空来。
两流合一混泾渭,喷薄东注无时回。
孤城迤逦枕其左,昼夜怒激声喧豗。
人烟蚁集一鬨市,夕阳孤塔空崔嵬。
客舟簇簇闹河浒,极目但见烟中桅。
黄垆呼酒足自慰,愁城顿破红颜开。
须臾笑电急驱雨,神物变幻令人猜。
狂飙扬沙昏白昼,黑云卷地翻风雷。

【注释】

1.徐州 :古地名,今指江苏省。

2.青翠欲滴的绿色在河面上堆叠如琉璃一般;形容水涨。

3.黄河的水流像浊酒一样冲刷着大地

4.泾渭分明:比喻是非清楚,容易区别。

5.喷薄东注:形容波涛汹涌,势不可挡。

6.昼夜:日夜,不分早晚。

7.蚁集一鬨市:形容人很多。

8.崔嵬:高大,高耸。

9.客舟:旅客的船只。

10.黄垆:酒器名,这里指酒。

11.须臾:很快,顷刻之间。

12.笑电:闪电。

13.狂飙:猛烈的风。

14.黑云卷地:形容乌云翻滚遮天蔽日,非常壮观。

【赏析】

《徐州暮泊风雨骤至》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此诗写于公元1072年(宋神宗熙宁五年),当时,作者任徐州知州,正值初秋时节,徐州城外,黄河与淮河交汇处一带,暴雨倾泻而下,河水暴涨,波浪滚滚,挟带着泥沙和石块向下游冲击,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洪流。作者以饱蘸激情的笔墨,生动细腻地描绘了这一自然景观,表现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首联两句先声夺人。“清河绿涨”写出了河水上涨的景象,而“琉璃堆”则形容了河水的颜色,如同琉璃一般晶莹剔透。紧接着“黄河浊浪排空来”,描绘出了黄河的水势汹涌澎湃,如同排山倒海一般。这两句不仅描绘出了景色,更通过颜色的对比和动静的结合,营造出了一种气势磅礴的景象。

颔联两句继续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河水汇聚在一起,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局面。而“喷薄东注无时回”则进一步强调了水流的湍急和不断向前的特点。这两句不仅描绘出了河流的动态美,更通过“喷薄”一词,表现出了作者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颈联两句则转向了人的感受。“孤城迤逦”形象地描绘出城市的轮廓,给人一种孤独而又坚韧的感觉。而“昼夜怒激声喧豗”则是对城市中人们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既展现了城市的喧嚣,也体现了人们的坚韧不屈。这两句将读者引入到了城市的生活场景之中,让人感受到了城市的活力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尾联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远方的景色。“黄垆呼酒足自慰”,描绘出了作者在面对困境时,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态度,通过饮酒来安慰自己。而“愁城顿破红颜开”,则是对这种乐观态度的一种赞美,认为它能够打破内心的忧愁,让美丽的容颜重新绽放。这两句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徐州城外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勇气,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