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沈声喧瓦缶,良材入爨知多少。谁裁鸣凤千年枝,蛇蚹龙纹巧蟠纽。
泽坚古漆光不磨,徽弦不具含云和。已无伯牙之手子期耳,三叹如此湘桐何。
【注释】
- 古琴漆有蛇蚹纹者:指制作好的古琴。
- 道友携一琴甚古,谓是零陵湘石枯桐斫成:说这把古琴是道友带着去的。
- 谓是零陵湘石:是指制作好的古琴是用零陵产的湘石制成的。
- 枯桐:用桐木制成。
- 斫(zhuó):削、切。
- 无偿之者:无偿地送给我。
- 湘桐吟:湘江一带的梧桐树。
- 黄钟:古代五音之一,这里借指古琴。
- 沈声:沉静的音响。
- 瓦缶(fǒu):瓦盆。
- 知多少:不知是多少。
- 谁裁鸣凤千年枝:是谁剪裁了千年凤凰的树枝。
- 蛇蚹龙纹巧蟠纽:蛇皮和龙鳞的图案巧妙地盘绕在琴纽上。
- 泽坚:湿润而坚硬。
- 徽弦:琴上的徽音,泛指琴弦。
- 伯牙之手子期耳:伯牙弹琴,钟子期听后大为赞叹,并称赞:“善哉乎!洋洋兮若海!”
- 三叹如此湘桐何:我不禁叹息,这样的好琴哪里去找?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把古琴,其材质优良,制作精良,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以“湘桐”为题,不仅点明了琴材的来源,也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琴的描述,展现了其内心的情感世界,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美好的环境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