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光半夜开金鳞,旄头射落天边云。征鼙声冷沙塞月,朔风马上驱妖氛。
归来天幕宴平楚,貔貅列瓮燔豹麇。虎皮裹戈马在牧,将军好武亦好文。
诗成顷刻手自写,草书敏妙疑通神。文锋快剑斫长阵,笔力巨弩回千钧。
酒酣作乐两耳热,对客谈笑如春温。笑余早亦学书剑,一镜白发俄纷纷。
袖中空有清河颂,愿借彩笔挥写呈吾君。
【注释】:
- 甲光:指铠甲的闪光。半夜开:在半夜时分打开。
- 旄头:古代传说中一种有角的神马,这里代指敌军将领。
- 征鼙(pí):战鼓。沙塞月:沙漠中的明月,暗示战事紧张。
- 朔风:北方的寒风。马上驱:指骑马作战。
- 天幕:指天空。宴平楚:在平楚(地名)设宴庆祝胜利。
- 貔貅(píxiū):古代传说中的猛兽,这里用来形容英勇善战的军队。列瓮(wènɡ):把酒瓮排列起来,这里指摆开阵势。燔(fán)豹麇:烤豹、烤鹿肉,形容丰盛的菜肴。
- 虎皮裹戈:用虎皮包住武器。牧:放牧,比喻休息。
- 将军:指诗人自己,暗指自己是武将。
- 文锋:指文笔敏捷有力。斫(zhuó):砍断,这里指用笔力疾书。长阵:指漫长的战线。
- 酒酣作乐:饮酒作乐,指宴会上的快乐时光。两耳热:形容心情愉悦。
- 对客:与客人交谈。春温:像春天一样温暖。
- 清河颂:赞美清河县(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人民的颂歌。一镜白发:形容年岁已高。俄纷纷:不久纷纷而至。
- 袖中空有:衣袖里空空如也。清河颂:赞美清河县(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人民的颂歌。一镜白发:形容年岁已高。俄纷纷:不久纷纷而至。
- 愿借彩笔:愿意借来五彩的笔。写呈吾君:给君王呈献这些诗作。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出征前的壮怀激烈以及胜利后的欣喜若狂。诗人以豪迈的气概,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热爱之情。
第一句“甲光半夜开金鳞”,描绘了将士们身穿铠甲,金光闪闪的盛况。第二句“旄头射落天边云”则描绘了战场上箭如雨下,敌将被射落的情景。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战场的紧张气氛。第三句“征鼙声冷沙塞月”,描述了战鼓声在寒冷的沙漠中回荡的景象。第四句“朔风马上驱妖氛”,则描绘了骑兵在朔风中驰骋,驱散敌人的场景。这两句进一步烘托了战斗的激烈程度,为后文的胜利作了铺垫。
接下来四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后的喜悦场面。第五句“归来天幕宴平楚”,描绘了将士凯旋后,在平楚举行盛大的庆功宴的情景。第六句“貔貅列瓮燔豹麇”,则描绘了士兵们品尝美味佳肴,欢声笑语的场景。第七句“虎皮裹戈马在牧”,则描绘了战士们休息时,披着虎皮的马匹悠闲自得的画面。最后一句“将军好武亦好文”,则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文武双全的将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雄浑的气势,又有细腻的情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