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峨峨起洮水,盘踞蜿蜒九千里。朔云浩浩天茫茫,悲笳落日腥风起。
犹传鬼神风雨夕,知是当时苦苛役。征人白骨掩寒沙,化作年年春草碧。
祖龙为谋真过计,自成限域非天意。力穷城杵怨声沈,祸起萧墙险难恃。
岂知一朝貔虎来关东,咸阳宫殿三月红。
长城
长城巍峨耸立在洮水之滨,盘踞蜿蜒长达九千里。朔风吹拂云层翻涌,茫茫天野悲笳声响起。
传说中鬼神在风雨之夜施威,可知当时苦役之人受苛待。征人白骨埋藏于寒沙之中,化作年年春草碧绿生机。
秦始皇为谋求帝位确实过计,自行划分界限并非天意所至。力竭城杵怨声沉沉地传来,祸起萧墙危险难以依赖。
怎知一朝貔貅虎狼来关东,咸阳宫阙三月染红霞。
注释:
- 长城:指秦朝时期的万里长城。
- 峨峨起洮水:形容长城高耸入云,与洮水相映成辉。
- 盘踞蜿蜒九千里:指长城曲折延伸,总长约九千公里。
- 朔云浩浩天茫茫:描述北方的云层浩渺无边,天空显得辽阔。
- 悲笳落日腥风起:以悲壮的笳声和落日、腥风的景象描绘战场的氛围。
- 犹传鬼神风雨夕:传说中鬼神在风雨之夜施威,这里指古代战争中鬼神相助的场景。
- 知是当时苦苛役:知道这是当时的苦难和劳役所致。
- 征人白骨掩寒沙:征人的尸体被埋在寒冷的沙土中。
- 化作年年春草碧:征人白骨化作春草,象征着无尽的哀思和历史的变迁。
- 祖龙为谋真过计:秦始皇为了谋求帝位而采取的过激措施。
- 自成限域非天意:自行划定国界,违背了自然法则和天命。
- 力穷城杵怨声沈:形容人力已尽,怨声沉痛。
- 祸起萧墙险难恃:祸患来自内部,形势险恶且难以依赖。
- 岂知一朝貔虎来关东:哪想到一群勇猛的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会来到关东地区。
- 咸阳宫殿三月红:咸阳宫阙(皇宫)在三个月后被战火染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城的宏伟壮丽以及古代战争带来的惨烈景象。诗中通过对比长城的雄伟与自然的广袤、战场的悲壮与百姓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危、民族兴衰的关注和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