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白云翻素涛,座间翠袖妒红桃。
风生杨柳暑光薄,月上芙蓉秋气高。
喜近山僧吟树底,更随仙子步林皋。
主人才思如元白,日日题诗染彩毫。

《七月既望日玉山主人与客晚酌于草堂中》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写于天宝十四载(755)六月,杜甫在成都浣花溪旁的草堂与好友岑参、李华等欢聚畅饮。

注释:

  • 窗:窗户。
  • 白:指白云。
  • 素涛:白色的波浪。
  • 翠袖:女子的绿色袖子。
  • 红桃:红色的桃子。
  • 高秋:初秋。
  • 爽气:清朗爽快的风。
  • 新分韵:重新分韵。
  • 余得:我得到。

赏析:
此诗首句“窗外白云翻素涛”,描写了夏日里白云在天空翻涌的情景,形象生动。第二句“座间翠袖妒红桃”则是对室内景象的描述,翠袖和红桃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主人的优雅气质。第三句“风生杨柳暑光薄,月出芙蓉秋气高”描绘了夏末初秋的景象,风和月都带来了凉爽,使暑热消退,而秋气则更加浓厚。第四句“喜近山僧吟树底,更随仙子步林皋”展现了作者与友人相聚的乐趣,他们一同欣赏美景,吟诗作画。最后一句“主人才思如元白,日日题诗染彩毫”,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才能的自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