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虎扬威指顾闲,先声已碎玉门关。
向来香史情何在,已说元戎逼铁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内容如下:
貔虎扬威指顾闲,先声已碎玉门关。
向来香史情何在,已说元戎逼铁山。
注释:
- 貔虎扬威:形容气势雄壮。
- 指顾闲:指轻松自如的样子。
- 先声已碎玉门关:形容战事已至,前哨战已经失败。
- 向来香史情何在:过去的故事和情感已经不存在了。
- 元戎逼铁山:形容军队逼近,形势严峻。
赏析:
王建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描绘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语言通俗易懂。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句“貔虎扬威指顾闲”,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军队比作貔貅(一种凶猛的动物),形容其气势如虹,无所畏惧。而“指顾闲”则表达了军队行动自如、指挥若定的情景。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军队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第二句“先声已碎玉门关”,进一步强调了战事的紧迫。玉门关作为古代重要的关口,如今已经破损不堪,意味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这种描写使得整首诗的氛围更加沉重,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灾难的深深忧虑。
第三句“向来香史情何在”,则是一种反讽,表达了过去的辉煌不再,英雄人物也已经消逝的情感。这里的“香史”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英雄事迹,而“情何在”则是对这一切已经不复存在的感慨。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英雄人物逝去的哀思。
最后一句“已说元戎逼铁山”,则直接点明了战争的紧张局势,以及军队逼近的严峻态势。“元戎”通常指代将军,而“逼铁山”则暗示了战争的激烈程度和军队的强大力量。这种描述使得整首诗的氛围达到了高潮,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安全的深切关注。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历史变迁和英雄人物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的优秀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