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南齐潘聚师,禁耳出箭镝。又不见唐人孙甑生,祝石使相击。
祝溪溪不流,徐登先破的。以树徙痈疽,伯宗多伟绩。
后来便说呼延生,神异一时无匹敌。誓言拯众疾,犹己有饥溺。
吐气作云霓,掉舌飞霹雳。炎凉随手变,众苦已荡涤。
百谢不一顾,黄金同瓦砾。饮酒过百觚,醉不遗涓滴。
归来掩关卧,瑶琴闲挂壁。所至汉义合,无莫亦无适。
衡门时见过,笑语慰岑寂。却愁仙籍告功成,便恐人闲无处觅。

【注释】

君不见: 见《史记·扁鹊传》,“扁鹊”为古代名医,这里用“君不见”表示对医者的称赞。潘聚师:潘道深是南齐时著名的医生和针灸专家,因能以耳穴取箭镞而闻名。禁耳出箭镝:指潘道深的医术高超,能用针刺入耳中取得箭镞。祝石使相击:孙甑生是唐朝人,曾用祝石的方法治愈过一位被毒箭射死的人。

祝溪:地名,位于今山西永和县。溪水不流,徐登先破的:传说徐登曾把痈疽移到别处治疗。树徙痈疽:指他善于把病转移到别处去治疗。伯宗:即扁鹊,相传他的医术很高明,有百世之良方。

后来便说呼延生:指扁鹊。神异一时无匹敌:指他医术高明,令人惊叹。誓言拯众疾,犹己有饥溺:扁鹊曾说过:“我听说‘上医医国,其次医人’的话。”意思是说,医者应该首先医治国家大事,其次是医治百姓疾病。犹己有饥溺:自己就像救苦救难的人,愿意帮助别人解除痛苦和饥饿一样。

吐气作云霓:指呼吸吐气,能使云雾缭绕。掉舌飞霹雳:指说话声音洪亮有力,能使雷电交加。炎凉随手变,众苦已荡涤:比喻医术高明,可以消除人们的疾病痛苦。百谢不一顾:一百次感谢也不看一次。黄金同瓦砾:比喻金钱的价值,如同泥土瓦块一样微不足道。

饮酒过百觚,醉不遗涓滴:形容喝得非常痛快,酒量非常好。归来掩关卧:回到家后关门躺下休息。瑶琴闲挂壁:形容生活悠闲自在,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所至汉义合,无莫亦无适:走到哪里都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的地方。衡门:指柴门或简陋的居门,也泛指家门。时见过:有时还能见到他。笑语慰岑寂:指在寂寞无聊的时候,还能听到他的谈笑声,使人感到精神振奋。

却愁仙籍告功成:担心自己的名声已经达到了顶峰,再也没有什么可成就的了。便恐人闲无处觅:恐怕自己在人间已经没有什么可寻找的了。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公元867年(元和十二年)冬,作者任江州刺史时。诗人在送别友人归途中,偶遇一位行脚医者叫呼延生,对其赞叹不已。诗共八句,前三句为起兴,中间四句为正文,最后两句为结尾。全诗语言简练自然,风格朴实无华,表现了诗人对行医者的崇高敬意。

首联“君不见南齐潘聚师,禁耳出箭镝”,诗人首先以潘聚的名字开篇,赞扬其精湛的医术。南齐潘聚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精通针灸术,能够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穴位来治疗箭伤,这种治疗方法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接着“又不见唐人孙甑生,祝石使相击”,诗人以孙甑生的典故进一步突出了医者的高超技艺。孙甑生也是唐朝的一位著名医生,他擅长运用祝石的方法治疗疑难杂症,据说他的这种方法曾经治愈过一个被毒箭射死的人的病。

颔联“祝溪溪不流,徐登先破的的”,则巧妙地将两个典故联系在一起。这里的“祝溪溪”是指传说中的一处温泉地,泉水清澈甘甜,水质纯净无暇。而“徐登先破的”则是说徐登曾把痈疽移到别处去治疗,这一手法被后人称为“移瘤法”,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治疗方法。

颈联“以树徙痈疽,伯宗多伟绩”直接赞美了扁鹊的高尚品德。扁鹊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医者,更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曾经说过“上医医国,其次医人”,意思是说医者应该首先医治国家大事,其次是医治百姓疾病。此外,他还说过“我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镵燀焫灸,案鉧毒药所治疗;若医鑅斮切循傍,齐和热门火齐也。”这段话充分体现了扁鹊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

尾联“回来以后就关门睡觉,弹琴消遣”则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这里的“瑶琴闲挂壁”不仅指的是诗人在家中挂起了一架瑶琴,更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诗人归隐山林,远离尘嚣,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每天除了弹琴、饮酒外,再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却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行医者的交往过程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通过对这两位医者的赞美和怀念,表达了对医术高明、品德高尚的医者的深深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医者的尊崇和重视,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