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谷萧萧落叶黄。绣衣总马驻平岗。一川野色迷秋色,四面山光接水光。
花作阵,酒为浆。晋祠风物正重阳。殷勒留住黄华使,同放乾坤入醉乡。
鹧鸪天 · 晋祠石刻二阙
满谷萧萧落叶黄,绣衣总马驻平岗。一川野色迷秋色,四面山光接水光。
花作阵,酒为浆,晋祠风物正重阳。殷勒留住黄华使,同放乾坤入醉乡。
【注释】
- 鹧鸪天:词牌名。
- 萧萧:形容树叶飘落的声音。
- 绣衣:指穿着华丽的衣服,也泛指官员。
- 驻:停留、驻扎。
- 一川:全川,一片。这里指整个山谷。
- 花作阵:以花为阵,即用花朵摆成阵势。
- 殷勒:指殷浩,东晋名士。
- 黄华使:指使者。
- 乾坤:指天地、宇宙。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在晋祠石刻前,看到满谷的落叶,感受到深秋的寒气,于是写下了这首《鹧鸪天》。
首句写诗人站在晋祠石刻前,眼前一片黄叶飘落的景象。这里的“萧萧”二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落叶飘落时的声音。而“满谷”则表明了诗人所见之景的广阔无垠,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二句写诗人骑马停在晋祠石刻前的情景。这里的“绣衣总马”,不仅展示了晋祠石刻的壮丽,也体现了诗人对晋祠的敬仰之情。而“驻平岗”则暗示了诗人在此驻足欣赏的时间之长。
第三句通过描绘“一川野色迷秋色”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这里的“迷”字,既表达了秋天景色的迷人之处,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
第四句则通过描绘四周的山光和水光相互映衬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这里的“接水光”不仅描绘了秋天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第五句则是对前四句的总括。“花作阵,酒为浆”不仅描绘了晋祠石刻前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而“晋祠风物正重阳”则明确点明了诗人在此吟诵的原因。
最后一句则通过殷勒留住黄华使,同放乾坤入醉乡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与洒脱。
整首诗通过对晋祠石刻前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生活的豁达与洒脱。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典故和比喻,增加了诗歌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