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峰高多白云,垑猿啼处夜将分。
三声忽向岭头度,一个真如峡口闻。
哀杂涧泉遥历历,清和萝月乱纷纷。
亭中白传曾留记,明日重来看刻文。
【诗句注释】
钱塘十咏东海朝暾:这是一首描绘杭州西湖景色的五言诗。东海朝暾,即指日出时阳光照射在海平面上的景象,也指太阳。
飞来峰高多白云,垑猿啼处夜将分:飞来峰,又称灵鹫峰,在钱塘县西北二十里,因峰顶有一巨石如来佛头形而得名。垑猿,指猿猴。垑,读作“zhù”。啼,读作“tí”。夜将分,意谓夜已过半。
三声忽向岭头度,一个真如峡口闻:三声,指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度,读作“dù”,意为穿透。真如,指佛教中的如来佛,又作“真谛”。峡口,指山峡间的入口。
哀杂涧泉遥历历,清和萝月乱纷纷:哀杂,形容声音混杂。历历,形容清楚可见。清和,形容柔和而清澈。萝月,指松萝与月亮相映的景象。
亭中白传曾留记,明日重来看刻文:亭中白传,指白居易所写的《钱塘湖春行》等诗篇。留记,指留下记述。刻文,指石刻文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绘了杭州西湖的美景。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飞来峰、垑猿、东海朝暾、涧泉、萝月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还将这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杭州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历史文化内涵。
首联“飞来峰高多白云,垑猿啼处夜将分”描绘了杭州西湖的飞来峰和垑猿这两个著名景点。飞来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垑猿则是指猿猴在山峰上啼叫的情景,象征着生机勃勃的自然气息。这一联以自然景观为主,通过描绘山峰和猴子的动态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颔联“三声忽向岭头度,一个真如峡口闻”进一步描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山谷,发出三声清脆的声音;而在山峡的入口处,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仿佛真如佛陀的教诲一样。这一联通过对光线和声音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颈联“哀杂涧泉遥历历,清和萝月乱纷纷”则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绘了自然景观。哀杂的声音如同杂音一般,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活力和变化;而清和的月光下,松萝与月亮相互映衬,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一联通过对声音和月光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尾联“亭中白传曾留记,明日重来看刻文”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曾在亭中留下对西湖景色的记述,并期待未来能够再次欣赏到这些美好的景色。这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珍视,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通过尾联,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展现了杭州西湖的美丽景色和文化内涵。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