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只同今月看,月华更好岁华更。
露凝仙掌横秋气,云度天河学水声。
金母自来青鸟使,玉童对按紫鸾笙。
箫台占断蓬壶景,何必重寻海上瀛。
注释:
- 古月只同今月看,月华更好岁华更。
注释:古代的月亮和现在的月亮一样,但月光更加明亮,岁月也更加流逝。
- 露凝仙掌横秋气,云度天河学水声。
注释:露珠凝结在仙人的手掌上,形成了秋天的气息;云雾穿过天河,模仿了水的流动声音。
- 金母自来青鸟使,玉童对按紫鸾笙。
注释:金母亲自派遣青鸟使者,玉童对着弹奏紫鸾笙。
- 箫台占断蓬壶景,何必重寻海上瀛。
注释:箫台占据了蓬莱仙境的景象,何必再去寻找海上的瀛洲。
赏析:
这是一首咏月的诗,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首联“古月只同今月看,月华更好岁华更”直接点明主题,通过比较古代的月亮和现代的月亮,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以及月亮的美丽。
颔联“露凝仙掌横秋气,云度天河学水声”则进一步描绘了月亮的景象,用露珠和云雾分别比喻月亮的美丽和天空的宁静。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月亮的静谧之美。
颈联“金母自来青鸟使,玉童对按紫鸾笙”则引入神话元素,将月亮与神仙联系起来,赋予了月亮以神秘色彩。这一联通过描绘神仙们对月亮的欣赏,进一步衬托了月亮的美丽。
尾联“箫台占断蓬壶景,何必重寻海上瀛”则回归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诗人认为已经领略了月亮的美丽,无需再去追求其他美景。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诗意的咏月之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