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茫茫竟莫回,忍看琼树掩泉台。
二三岁长能知孝,十六诗成总是哀。
夷甫钟情言服简,乐天垂泪字题崔。
会须积善如先世,重有麒麟入梦来。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天道茫茫竟莫回,忍看琼树掩泉台。

  • 诗句释义: 天理循环无尽,无法回头,看着那美丽的琼树(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被泉水所覆盖(比喻消逝)。
  • 关键词: 天道、琼树、泉台
  • 译文: 宇宙间万物的运行规律无边无际,我们无力挽回,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美好的东西化为泡影。

2. 二三岁长能知孝,十六诗成总是哀。

  • 诗句释义: 年幼时就能明白孝顺的意义,而十六岁时的诗作则充满了悲哀之情。
  • 关键词: 知孝、哀、诗成
  • 译文: 在年少的时候就能懂得孝顺的重要性,而到了十六岁时写的诗都充满了悲伤的情绪。

3. 夷甫钟情言服简,乐天垂泪字题崔。

  • 诗句释义: 夷甫对某人(可能是诗人)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诗歌简洁明了却充满情感;乐天则因为这首诗流泪,并在其旁边写下“崔”字(崔是古代地名,此处可能指某地名或代指某人)。
  • 关键词: 夷甫、乐天、垂泪、字题
  • 译文: 对于某个特定的人,夷甫的情感深厚,他的诗作虽简约却情感丰富;乐天则因感动而流泪,并在诗旁标注了崔这个地名或代指了某个人的名字。

4. 会须积善如先世,重有麒麟入梦来。

  • 诗句释义: 将来一定要像祖先那样积累善良的行为,那时会有麒麟进入梦境带来吉祥。
  • 关键词: 会须、积善、麟韹、梦来
  • 译文: 在未来的某一时刻,我们必须像我们的先辈一样积累善行,届时将会有祥瑞之物麒麟出现并进入我们的梦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徐止善及其诗作的描绘,表达了对孝道和文学才华的赞赏与怀念。诗中的“天道”、“琼树”、“泉台”等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尊重。而“知孝”、“哀诗”等表达,则揭示了诗作背后的情感深度和人生哲理。最后一句“会须积善如先世”,更是将个人修养与社会道德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既抒发了对亡友的思念之情,又寄寓了对后世的美好祝愿,具有深刻的情感价值和历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