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看山尽不如,廛居聊复拟幽居。
道通天地方为学,志在林泉好读书。
高架香浮芸帙乱,短檠光动竹窗虚。
公侯已卜他年事,况是徐卿积善馀。
林泉读书图
城里看山尽不如,廛居聊复拟幽居。
道通天地方为学,志在林泉好读书。
高架香浮芸帙乱,短檠光动竹窗虚。
公侯已卜他年事,况是徐卿积善馀。
【注释】
林泉:指山林水泉。
城:指城市。
廛(chán)居:指居住在城中的人家。
拟:比拟,比作。
道通天方:意谓学贯天人,道行圆满。方,正、全。
志在林泉:意谓志在林泉,即以隐居自适为志业。
高架香:指书案上摆放着的香炉。
芸帙(jué):书套,书函。
短檠(qíng):指灯烛台。
公侯:指朝廷官员。
卜:占卜。
余:有余。
【赏析】
《林泉读书图》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徐质通过描绘一幅《林泉读书图》抒发了他退隐归田、寄情山水的志趣。此诗首联点出自己对隐居的向往;颔联写自己志向在于林泉,好读书;颈联写自己读书的环境,暗用“高卧”典故,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之情;尾联表达自己功成身退、淡泊名利的愿望。
首联“城里看山尽不如,廛居聊复拟幽居。”的意思是说,从城里来看山,那美景总比不上自己的隐居之地;虽然只是暂时地效仿一下幽静的居住环境罢了。这里,作者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颔联“道通天方为学,志在林泉好读书。”的意思是说,既然已经领悟到了天地之间的道理,那么就可以在林泉之中好好地读书了。这里的“志在林泉”是指作者的志向,即隐居于自然之中。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高架香浮芸帙乱,短檠光动竹窗虚。”的意思是说,书案上的香炉冒着袅袅炊烟,书箱里的书籍杂乱无章;窗外的竹子摇曳生姿,灯光闪烁不定。这里,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读书的环境,暗用了“高卧”典故,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期待。
尾联“公侯已卜他年事,况是徐卿积善余。”的意思是说,将来能否得到公侯之位尚且难以预料,更何况我现在还是一个积善余庆的人呢!这里的“徐卿”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徐稚,他因为积善余庆而得到公侯之位。这两句话既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可能获得的成功的期望,也体现了他对目前生活状态的满足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