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曾看上薄纱,挥毫落纸使横斜。
骊珠一颗谁探得,散作东风满树花。
徐希杰二色梅图
疏影曾看上薄纱,挥毫落纸使横斜。
骊珠一颗谁探得,散作东风满树花。
诗句释义
- 疏影曾看上薄纱:描述的是梅花的影子映照在轻薄的纱幕上,形成了一种朦胧的美。薄纱在这里象征着轻盈和透明,与梅花的疏影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 挥毫落纸使横斜:这里的“挥毫”意味着作者用笔书写或画,而“落纸”则是指将文字或图案绘制到纸上。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通过书法或绘画的方式,让梅花的形象在纸面上自然地展现,不受拘束,展现出自然的形态。
- 骊珠一颗谁探得:骊珠,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宝珠,常用于比喻珍贵之物。这句话可能在形容梅花的美丽和珍贵,暗示只有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能发现其美丽之处。
- 散作东风满树花:东风,春天的风,常常与温暖、生长相关联。这句话表达了春风将梅花的香气和美景传播开来,使得整个树下都充满了生机和美丽。
译文注释
- 疏影:指梅花树的影子,稀疏且柔和,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 上:靠近或覆盖的意思。
- 薄纱:轻薄的布料,常用来形容轻盈透明的感觉。
- 横斜:不直不弯的样子,这里形容字或画的随意自然。
- 骊珠:传说中珍贵的宝石,这里用以比喻梅花的珍稀和美丽。
- 散作东风满树花:春风带来了满树的花香和美景,使得整个园子都充满了生命力。
作品赏析
《徐希杰二色梅图·其一》是元代凌云翰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梅花的优雅和坚韧。诗人通过对梅花影子的描绘以及对风中梅花的描述,传达了梅花的高洁和坚韧。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骊珠一颗谁探得”这一句子,表达了对梅花独特美的认识和赞美,也反映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敏锐的审美眼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徐希杰二色梅图·其一》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受,也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这首诗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成功地捕捉到了梅花的独特韵味,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