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笺新墨未曾干,如倚黄昏月下阑。
不是一枝斜更好,令人误作蜡花看。
旧笺新墨未曾乾,如倚黄昏月下阑。
不是一枝斜更好,令人误作蜡花看。}
这首诗的翻译是:“旧时用蜡笺画的梅花还没干呢,仿佛在黄昏时倚靠在月光下的栏杆上。那枝梅花斜着挂起来,看起来特别美,但让人误以为是蜡制的花朵。”下面是对这首诗及其注释的详细分析:
- 诗人背景:凌云翰,元末明初的浙江仁和人,字彦翀。他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朝至正年间考中举人,后来因事坐罪南荒。他的《柘轩集》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
- 诗句解释:
- “旧笺新墨未曾乾”描述了一幅画面,即使用古蜡笺画的梅花尚未干透,仍然散发着墨香。
- “如倚黄昏月下阑”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即诗人似乎倚靠在黄昏时分、月光下的栏杆上。
- “不是一枝斜更好”表达了一种微妙的情感,即这枝梅花虽然斜着挂起,但却显得更加美丽。
- “令人误作蜡花看”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延伸,即由于这枝梅花斜挂着,使得读者误以为它是蜡制的花朵。
- 关键词注解:
- 蜡笺:一种特殊的纸张,其质地柔软且有光泽,常用于绘画或书写。
- 黄昏月下阑:这里黄昏代表着一种安静而美丽的时刻,月下阑则给人一种静谧和浪漫的感觉。
- 蜡花:通常指的是由蜡制成的花朵,这里用以形容那枝梅花的形状和质感。
- 旧笺新墨:这里的“旧笺”指的是使用过的纸张,而“新墨”则表示刚刚书写完毕,尚未干的墨迹。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独特观察和艺术表达。同时,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变化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联想空间,使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