萋萋芳草空无数,惆怅王孙去不归。
何似幽兰纫作佩,也胜游子芰荷衣。

“萋萋芳草空无数,惆怅王孙去不归。何似幽兰纫作佩,也胜游子芰荷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鶗鴂创作的《画兰》之一。诗中描绘了萋萋芳草与远行王孙的景象,借由芳草的茂盛和王孙的离去,引发读者对时光流转、人生别离的深刻思考,同时借助幽兰和游子之衣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

诗句首先通过“萋萋芳草空无数,惆怅王孙去不归”描写了一幅春日里芳草繁盛而主人公却无法归来的画面。这里的“萋萋芳草”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自然的繁荣,而“王孙”则是指那些远离故土、漂泊在外的人。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的不同境遇,更透露出一种深深的离愁别绪。

接着的“何似幽兰纫作佩,也胜游子芰荷衣”则转向对幽兰和游子之衣的赞美。幽兰以其高洁的品格象征纯洁与坚强,而游子之衣则代表了坚韧与自由。这里诗人通过对幽兰和游子之衣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幽兰的坚韧不拔和游子的无拘无束都是诗人所推崇的品质,因此在这里它们都胜过了现实的无奈——游子之衣胜过游子本身,幽兰之佩胜过王孙的归来。

在赏析部分,可以进一步探索这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诗中通过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学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是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诗人通过这样的艺术手法,使得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思考人生的真谛和价值所在。

《画兰》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离别的感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生命意义的一次深刻探询。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