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何英英,荫此嘉木林。
云气有卷舒,林木恒萧森。
久矣慕高躅,于焉遂初心。
举头弁山高,濯足苕水深。
草堂自秋爽,松厅空夕阴。
冥鸿飞避弋,野鹤下听琴。
载歌招隐童,重赋归来吟。
白驹在空谷,毋遐金玉音。
【注释】
云林小隐:隐居于山中的道士。崔彦晖:唐代诗人,字文伯。英英:高峻的样子。荫(yīn):庇荫,遮蔽。卷舒:伸展、收缩。萧森:寂静。慕高躅:仰慕高尚的操行。遂初心:坚持自己的志向。弁山:山顶上长着的草。濯足苕水:洗脚苕溪。苕溪:今安徽泾县北的一条溪流。爽:清爽。松厅:松树环绕的厅堂。冥鸿飞避弋:指大雁在高空飞翔避开猎人的弋射。野鹤听琴:野鹤在倾听琴声。载歌:歌唱。童:童子。重赋:再次作诗。白驹在空谷:白驹马在山谷中奔跑。毋遐:不要走远。金玉音:美妙的音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崔彦晖为他的友人云林道士所作,表现的是他对这位隐士的高洁品行和淡泊名利的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全诗四句一韵,结构紧凑,对仗工整,意境清幽高远。
首联两句以“白云”起兴,写云林小隐的所在环境,云气有卷舒,林木常萧森,写出山林之幽静、深远,为后文作铺垫。
颔联两句写云林小隐人的性格特征。久矣慕高躅,于焉遂初心,表达了云林小隐人坚守志向的决心。
颈联两句写云林小隐人的生活情趣。举头见弁山之高,濯足苕溪之深,写出了远离尘世纷扰、超然物外的境界。草堂自秋爽,松厅空夕阴,表达了隐者与自然和谐共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
尾联两句写云林小隐人的生活态度。冥鸿飞避弋,野鹤下听琴,体现了隐者高洁的品格和淡泊的生活态度。载歌招隐童,重赋归来吟,则表明了作者与隐者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敬仰的情感。白驹在空谷,毋遐金玉音,表达了作者对隐者的崇敬之情和希望其能继续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