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飞云去不留,山中蟾兔又经秋。
斗临河曲侵鹑尾,露上莎根到草头。
绿桂花中歌白苎,碧梧影里饭青牛。
有时竹上蟾蜍下,满腹丹书湿欲流。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段:山上飞云去不留,山中蟾兔又经秋。
- 解释: 描述了一种景象,山上的云彩飘动,但最终没有停留或留下痕迹,而山中的月亮和兔子(蟾蜍)也经过了秋天。
- 关键词: 飞云 (flying clouds)、蟾兔 (mole)
- 赏析: 这一句通过对比天空中的流动云与山中的静止蟾蜍,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万物的变化无常。同时,“蟾兔”一词在此处可能指的是月亮,表达了秋天的清冷和寂静。
第二段:斗临河曲侵鹑尾,露上莎根到草头。
- 解释: 描述了日出时的景象,太阳初升,斗星开始出现在天空中,河水弯曲处映入水中,露出水面的草地到了草头。
- 关键词: 斗 (dou), 河曲 (river bend), 鹑尾 (duowei)
- 赏析: 通过观察天象,诗人捕捉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敏锐感受。
第三段:绿桂花中歌白苎,碧梧影里饭青牛。
- 解释: 描述了在绿色桂花树下吟唱白色苎麻布衣,在碧绿的梧桐树荫下吃饭的情景。
- 关键词: 绿桂 (green osmanthus), 白苎 (white hemp cloth), 碧梧 (green tulium tree)
- 赏析: 此句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画面,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第四段:有时竹上蟾蜍下,满腹丹书湿欲流。
- 解释: 描述了竹子上落下蟾蜍的情景,以及这些蟾蜍带来的满腹书籍让它们快要流出的样子。
- 关键词: 竹上 (atop bamboo), 丹书 (red books, possibly referring to the Chinese characters ink characters)
- 赏析: 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
总结:
这首诗以四段诗的形式,细腻地描绘了从天空到地面的自然景观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物活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每段都有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色彩,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自然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