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多芳草,种豆杂艾蒿。
马齿似蕙根,鱼肠溷铅刀。
举世方好竽,锦瑟将谁操。
已矣屠龙技,终身徒自劳。

《古意二首》,唐代诗人孙郃所作,描绘了古代君王、美女与神话传说的诗篇。诗中通过描绘夫差、碧罗象天阁中的宫女、楚王和神女的形象,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美人百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采莲多芳草:描述在湖中或池塘里采摘莲花的场景。芳草指的是绿色的草地,这里用以形容周围环绕的环境。

  2. 种豆杂艾蒿:描述在土地上播种豆类,旁边混杂着艾蒿。艾蒿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这里可能象征着自然的生命力。

  3. 马齿似蕙根:比喻人的年轻有为,如同马的牙齿般锋利,而“蕙根”则是指兰花的根部,象征着高贵的品质。

  4. 鱼肠溷铅刀:形容人的才能如同鱼肠剑一般锋利,却因为铅制的钝器而被埋没。这里可能隐喻才能未被认可,无法得到应有的发挥。

  5. 举世方好竽:指全世界都在追求一种事物,即吹竽之乐。这里的“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来比喻人们盲目追随潮流。

  6. 锦瑟将谁操:使用锦瑟弹奏音乐,却不知道谁来演奏。这表达了一种对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困惑,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7. 已矣屠龙技:表示已经失去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能力,如同传说中的屠龙之技,虽强大却无用武之地。

  8. 终身徒自劳:意味着一生都在徒劳地努力,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成就或收获。

《古意二首》通过对古代君王、美女与神话传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大量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作品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