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西陲来,只挟书与琴。
书以阅古道,琴将回古心。
谁谓今之人,寥落无知音。
先生一邂逅,磊磊开胸襟。
慨然志气合,起我击节吟。
请君弹文王,周雅尚可寻。
再理杏坛操,鲁风尤所钦。
莫调出塞曲,游子悲难禁。
君归抑何赠,所愧无瑶琳。
举琴以送君,聊比双南金。
【注释】
- 送琴与阎子静承旨:阎子静是作者的朋友,当时为翰林学士。阎子静因故被贬谪,作者送琴去安慰他。
- 我来自西陲:指作者来自边疆地区。
- 只挟:只有。
- 书以阅古道:用书籍来了解古代圣贤之道。
- 琴将回古心:用弹奏琴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 谁谓今之人:谁说当代的人没有知音?
- 先生一邂逅: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结识了这位朋友。
- 磊磊开胸襟:心胸开阔,豪放豁达。
- 慨然志气合:豪壮的气概和志趣相投。
- 起我击节吟:激励着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 请君弹文王:请你弹奏《文王操》。
- 周雅尚可寻:《文王操》的音乐风格可以追寻到《周雅》。
- 再理杏坛操:在孔子讲学的场所再整理一番《文王操》。
- 鲁风尤所钦:尤其推崇《诗经·鲁风》。
- 莫调出塞曲:不要弹奏那些悲凉的出塞曲。
- 游子悲难禁:游子在外漂泊,悲伤之情难以自控。
- 君归抑何赠:您回家以后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的感慨呢?
- 所愧无瑶琳:惭愧的是我没有珍贵的宝物可以赠送。
- 举琴以送君:举起琴来送给你。
【赏析】
这首诗写于天宝三年(744),诗人当时正在长安,而好友阎伯屿因事被贬,诗人便写了这首《送琴》诗给他。诗人在诗中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他的美好祝愿。
开头一句“我从西陲来,只挟书与琴”,点明了自己从西陲远道而来,只带上了书和琴作为礼物。这里,既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又透露出了他的谦逊有礼。
“书以阅古道,琴将回古心。”诗人说,用书籍来了解古代圣贤之道,用琴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以此恢复和培养自己的精神境界。
接着两句,“谁谓今之人,寥落无知音?”表达了诗人对当代人的失望和哀怨。他认为,现在的时代,人们普遍缺乏知己和朋友,真是寂寞难耐啊!
“先生一邂逅,磊磊开胸襟。”诗人说,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结识了这位朋友,从此他的心胸变得开朗、豁达了。
“慨然志气合,起我击节吟。”诗人说,我们豪情壮志相投,于是我不禁激动地吟诵起来,表示我的敬佩和赞赏。
“请君弹文王,周雅尚可寻。”诗人请求友人弹奏《文王操》,因为这部作品的风格可以追寻到《周雅》。这里,诗人通过音乐的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对友人的了解和友谊。
“再理杏坛操,鲁风尤所钦。”在这里,诗人希望友人在孔子讲学的场所再整理一番《文王操》,并特别推崇《诗经·鲁风》。这是对友人的一种赞美和鼓励,也表达了他对儒家学说的崇敬之情。
最后两句“莫调出塞曲,游子悲难禁”,诗人说,请不要弹奏那些悲凉的出塞曲,因为这会使我想起自己漂泊在外的生活,感到无比的悲伤。这里,诗人用强烈的感情色彩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思念和不舍。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却充满了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尊重和支持,也表达了他对朋友的祝福和期望。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情感丰富的特点,成为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