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蔓牵藤寸管头,扶骊剔蚌出风流。
三千龙女抛珠佩,一个儒生拥碧油。
莫是前生封即墨,便堪作酒博青州。
齐奴倘会清妍意,免得红裙逐翠楼。

【诗词原文】

赠叶洞春画葡萄

引蔓牵藤寸管头,扶骊剔蚌出风流。

三千龙女抛珠佩,一个儒生拥碧油。

莫是前生封即墨,便堪作酒博青州。

齐奴倘会清妍意,免得红裙逐翠楼。

【诗词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葡萄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1. 诗句释义
  • 引蔓牵藤一寸管头:形容葡萄藤缠绕生长,如同一根细长的管子。
  • 扶骊剔蚌出风流:比喻葡萄的形状优美,像珍珠一样珍贵。
  • 三千龙女抛珠佩:形容葡萄串像三千位龙女抛下的珍珠一样美丽。
  • 一个儒生拥碧油:形容儒生拿着葡萄,仿佛在享受美食一般。
  • 莫是前生封即墨:暗指这些葡萄可能前世就是被赐予了即墨这个地方,即墨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用来借代葡萄的产地。
  • 便堪作酒博青州:意味着这样的葡萄足够做酒,甚至可以用来比赛谁的酒更好。
  • 齐奴倘会清妍意:如果齐奴(可能是一个人名)懂得欣赏这葡萄的美,那么她就不用去追逐那些华丽的衣裳,而是应该珍惜眼前的美。
  1. 译文
  • 引蔓攀藤,如同一寸长的管子般娇小而精致。
  • 葡萄就像被珍珠装饰的龙女,美丽动人。
  • 三千位龙女抛下的珍珠般美丽的葡萄串。
  • 一个儒生拿着葡萄的样子,就像在享受美味的食物。
  • 这些葡萄可能前世就被封赐给了即墨这个地方,即墨是古代的一个地名,用它来借代葡萄的产地。
  • 这样好的葡萄足以做成美酒,甚至可以用来比赛谁酿的酒更好。
  • 齐奴如果懂得欣赏这些葡萄的美,就不必再去追随着那些华丽的衣裳,而是应该珍惜眼前的美景。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葡萄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的葡萄如同珍珠般美丽,又如龙女般优雅,让人陶醉其中。诗人通过这种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葡萄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此外,整首诗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读起来非常悦耳动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