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头蜗角总虚名,公擅儒林一老成。
四德兼全空翠袖,一丘何暇问苍生。
书窗掩月鸡同梦,琴室临溪鱼识声。
可惜哲人今已矣,尚存畏敬尽堪刑。
这首诗是一首挽诗,作者在表达对逝去的贤者的哀悼之情。下面是逐句解读:
第一句:“蝇头蜗角总虚名,公擅儒林一老成。”
- 蝇头蜗角:比喻微小的事物,这里指的是世俗的成就。
- 虚名:指名声不真实、不可靠。
- 公擅儒林一老成:您在儒学界有深厚的造诣和成就,被誉为一位成熟的学者。
第二句:“四德兼全空翠袖,一丘何暇问苍生。”
- 四德兼全:泛指一个人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 空翠袖:形容衣服的颜色淡雅,如青色或绿色。
- 一丘何暇问苍生:即使您拥有美好的道德品质,但您现在已经去世,无法再关心世间的百姓。
第三句:“书窗掩月鸡同梦,琴室临溪鱼识声。”
- 书窗掩月:形容夜晚读书时月光被窗户遮挡的景象。
- 鸡同梦:字面意思是说鸡和人做梦,比喻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 琴室临溪:描述一个人住在靠近溪流的房子里弹奏乐器。
- 鱼识声:形容鱼儿能够辨别声音,比喻动物也有感知能力。
第四句:“可惜哲人今已矣,尚存畏敬尽堪刑。”
- 哲人:指有才智的人。
- 今已矣:意味着某人现在已经去世。
- 畏敬:对某人表示尊敬和畏惧。
- 尽堪刑:意思是这个人值得被铭记和纪念。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逝者生前的儒林成就和道德情操,以及对其逝世的哀叹,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贤者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通过对逝者的赞美和对其离世的惋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