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乐之行恨未忘,时人又为去齐伤。
圣贤出处常如此,道运终天孰主张。

注释:孟子离开齐国,他非常讨厌女乐,认为那是伤身败德的东西。时人却为孟子离开齐而伤心。圣贤们出人处世总是如此,道运终天由谁主张?

赏析:《孟子去齐》一诗是唐代诗人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引用的一句名言。孟子与齐宣王谈论仁义,被齐宣王嘲笑,孟子说:“今且尔言,我且尔忘之。” 后以“孟子去齐”表示“君子去就”。

此句出自《孟子·告子下》:“今之所谓圣人者,何也?”曰:“圣人,人之义理也。”孟子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姑然。天下之言,不豫而言;天下之事,不成而言。我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喜斯辱矣,如喜斯死矣。我日交于王,而何以王之谓?宜若可传圣旨,可受业于王也。故摈之!”(《孟子·告子下》)孟子认为孔子的弟子们不能效法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诸侯、成就霸业的事,所以后来没有传下来。他认为只有周公可以称为圣人。

此句是韩愈对孟子这句话的转述。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写道:“孟子去齐,永绝迹于人间,岂意复有遗文出于后世之手哉!”韩愈认为孟子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思想却能够流传下来,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