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葬非徒识所先,分明至爱自心根。
怃然一悟奚从发,为有良知尚未昏。
注释:
孟子夷之:孟子夷之,即孟子夷之(1247~1325),字希文,一字公都,号心斋,元朝著名哲学家、文学家。他主张“性即理”,认为人性善,并反对佛教的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说。他的著作主要有《四书集注》、《诗集传》、《四书大全》。
厚葬非徒识所先:厚葬并不是人们首先追求的东西。
分明至爱自心根:明确的至爱之心是从内心生发的。
怃然一悟奚从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但不知道如何去追求它。
为有良知尚未昏:因为我还有良知没有失去。
赏析:
这首诗是孟子夷之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他对人性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句“厚葬非徒识所先”,孟子夷之认为,厚葬并不是人们首先追求的东西。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物质追求的不屑一顾,他认为人生应该追求的是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次句“分明至爱自心根”,孟子夷之认为,明确的至爱之心是从内心生发的。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爱的真谛的理解,他认为真正的爱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外在的。
第三句“怃然一悟奚从发”,孟子夷之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但不知道如何去追求它。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生活的一种迷茫和困惑。他认为生活中充满了诱惑和陷阱,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尾句“为有良知尚未昏”,孟子夷之因为他还有良知没有失去。这句话表达了他对道德的追求和坚持。他认为一个人只有保持内心的清醒和坚定,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
这首诗是孟子夷之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他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性和生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