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漆椅桐质本奇,用而为器始皆宜。
倘令杞柳非柔顺,未必杯棬可得为。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孟子杞柳
梓漆椅桐质本奇,用而为器始皆宜。
倘令杞柳非柔顺,未必杯棬可得为。
译文:
梓木和漆椅桐木材质本身就很奇特,用来制作器具才都适宜。
如果让杞树的柳条不柔顺,那么制作出来的杯子就不可能成为美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比梓木、漆椅桐木等材质的特质,来表达作者对事物本质的看法。
首句“梓漆椅子桐质本奇,用而为器始皆宜”,直接点明主题,即各种木材本身都具有独特之处,而当它们用于制作器具时,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这里的“奇”和“宜”是对木材属性的肯定,同时也是对人才特质的评价——只有具备了独特的才华和品质的人,才能在社会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第二句“倘令杞柳非柔顺,未必杯棬可得为”,则是转折到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如果杞柳不具备柔顺的特性,那么即使制作成杯棬(一种古代的酒具),也不可能成为美器。这里的“杯棬”指的是酒杯或酒壶之类的器具。这句话表达了一个观点:事物的特性和用途是相互关联的,只有适合特定用途的事物,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这也是对人才的一种评价——只有具备与工作相匹配的特质和能力的人,才能在这个岗位上取得成功。
这首诗通过对梓木、漆椅桐木等材质特性的赞美,以及杞柳和杯棬之间的对比,传达了对事物本质、特性与用途之间关系的看法。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人才特质和价值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