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羽凋零又秭归,卯金馀息孔明知。
春秋两字诛千古,不用当年磔操丕。

注释与赏析:

咏史

  1. 飞羽凋零又秭归: 这句诗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更迭,如同羽毛凋零一样不可避免。“飞羽”比喻历史的快速变化,而“凋零又秭归”则暗示着历史的终结。
  2. 卯金馀息孔明知: “卯金”指的是汉代的货币铜币,而“余息”则意味着遗留下来的微弱气息或影响。这里可能是指诸葛亮(孔明)的智慧和影响在历史中留下了痕迹。
  3. 春秋两字诛千古: 春秋两字在这里可能是对“春秋笔法”的引用,指用春秋时期的历史书写方式来评判是非。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和态度。
  4. 不用当年磔操丕: “磔操丕”可能指的是古代酷刑中的肢解,而“不用当年磔操丕”则表示现在不必使用这种残酷的手段来处理问题,强调了和平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译文

历史的羽毛凋零又回到秭归,留下微弱的影响;春秋的记载评价千古;不用当年的磔操丕。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变迁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反思。诗人通过比较历史的快速变化和个体的影响,提出了对历史评价的思考。同时,通过提到“春秋两字诛千古”,表达了对于历史的公正评价和历史事件的复杂性的认识。最后一句“不用当年磔操丕”更是强调了现代对待历史问题应采取更加温和、理性的态度。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见解,也体现了他对社会正义和道德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