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黑头黄味似饴,孔明伐贼妾蚕机。
生前桑柘八百树,死后甘棠四十围。
面黑头黄味似饴,孔明伐贼妾蚕机。
生前桑柘八百树,死后甘棠四十围。
此诗句出自《咏史》一首古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形象与故事。下面将逐一解析这首诗:
诗人介绍:班固是东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的作品在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尤其是对于汉代历史的研究。班固的诗作多取材于历史事件和人物,语言典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原文:
面黑头黄味似饴,孔明伐贼妾蚕机。
生前桑柘八百树,死后甘棠四十围。逐句释义:
- “面黑头黄味似饴”:形容某人面色黝黑,头发花白,像麦芽糖一样甜。这里的“饴”是一种食物,用来比喻人因长期劳累或疾病而显得憔悴。
- “孔明伐贼妾蚕机”:指的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字孔明)在北伐曹魏时,曾派遣使者到东吴,希望联合抗曹;但孙权却派了一名女子来答谢使者,这个女子就是孙权的女儿孙尚香,她以养蚕为生。
- “生前桑柘八百树,死后甘棠四十围”:描述了诸葛亮生前在南阳种有八百棵桑树,去世之后,他的墓地周围生长着四十棵树,这些树后来被人们称为“甘棠”,象征着他的功绩。
- 赏析:
-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两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诸葛亮和孙权的女儿孙尚香。通过对他们的外貌、生活状态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赞美之情。
- 诗中的“面黑头黄味似饴”和“桑柘八百树”等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人物的特点,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和敏锐的艺术感受力。
-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在表达上却充满了力量和情感,让人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物的鲜活形象。
《咏史八首》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赞颂,也是对历史的深情回顾和思考。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