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家血染市朝红,更涨馀波及李丰。
老子庄生真毒手,子元子上即而翁。
《咏史》
十家血染市朝红,更涨馀波及李丰。
老子庄生真毒手,子元子上即而翁。
注释:
- 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来揭示统治者的不肖和国家的灭亡,表达了作者对时事的感慨和无奈。诗中提及的“缇萦上书”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
- 诗人以“老子”、“庄子”为象征,指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十家血染市朝红,更涨馀波及李丰。
老子庄生真毒手,子元子上即而翁。
《咏史》
十家血染市朝红,更涨馀波及李丰。
老子庄生真毒手,子元子上即而翁。
注释: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类行为的思考。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1. 太极诗上范天碧侍郎(序) 这是诗歌的第一句,没有实际的意义,可能是为了引出后面的诗句而设置的。 2. 隋珠夜光翻不幸(开篇) 隋珠夜光,指的是隋炀帝时的夜明珠,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物。翻不幸,表示这些美好事物或人物最终遭遇不幸。 3.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劝学》。它以四言诗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学习的重视和对知识的渴望。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了翁责沈先识程,子容闻风亦知肃。 了翁责备沈先生先要认识程朱理学(程颐、程颢、朱熹),子容听到风声后也知道要严肃对待。 2. 剑龙化作李延平,道理益明仁益熟。 剑龙化作李延平,说明学问的道理更加明晰,仁义更加成熟。 3. 遂生考亭子朱子,撑拓三才开伭育。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所作,描绘了太极的奥秘和作用。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涵涵六合八纮里,类聚化生何可纪。 “涵涵”指的是包容万物的意思,“六合”指代天地四方,“八纮”则泛指宇宙空间。这里表达了太极包容一切,万物在其中诞生的宏大景象。 固然两人阴与阳,大要一个不得已。 “阴”和“阳”在这里代表了事物的对立面,“不得已”意味着在太极的影响下,阴阳必须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所从无声亦无臭
【注释】 1. 北人见飓风:北方人见到飓风。 2. 掀簸嗟真差:形容飓风的力量之大。 3. 君子逢不若:君子遇到这种情况,感到无奈。 4. 日月同一天,宁复殊次舍:太阳和月亮都在天上,还有什么分别呢? 5. 礼义无华夷:礼节和义理不分中外,普照万物。 6. 悦心悉如蔗:心情愉悦如同甘蔗一样。 7. 披沙欲出金:比喻在困难中寻找到真正的贤者。 8. 恶莠为害稼:恶草会危害庄稼。 9. 朝歌与胜母
此诗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内容涉及个人情感、理想追求和人生态度等主题。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纯父家池双头莲 - 描述家中池塘中生长的一种莲花,形状奇特。 2. 此去事偶心 - 表示即将离开时,心情有些复杂。 3. 如风历众窍 - 比喻心境像风吹过无数缝隙一样,变化多端。 4. 家居作曾闵 - 形容在家中过着如同孔子和颜回那样的贤者生活。 5. 富贵当廊庙 -
劝学(其一) 七闽四海东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 无诸曾拥汉入秦,归来依旧蛮夷俗。 未央长乐不诗书,何怪天涯构板屋。 人民稀少禽兽多,云盘雾结成烜燠。 楼船横海未入境,淮南早为愁蛇蝮。 自从居股徙江淮,鸟飞千里惟溪谷。 经历两世至孙氏,始闻种杏匝庐麓。 依然未识孔圣书,徒能使虎为收谷。 异端神怪非正学,但可出野惊麋鹿。 三分南北又几年,匹士单夫无可录。 开元天宝唐欲中,阑干始见盘中蓿。
夫差、伍员 好恶一毫偏,成败千里隔。 本正不忧末,主强不愁客。 病四百有四,最患膏肓疾。 外邪何足忧,内寇逾螟螣。 家不在藩篱,国不在城壁。 怨不在仇雠,忧不在夷狄。 最毒是小人,必亡惟女色。 百祸生骄矜,众怨丛苛刻。 灭用无仁恩,死由肆胸臆。 子兰为腹心,必灭芈社稷。 赵高侍幄帷,秦亡已无日。 鸿门杀沛公,终洒帐下血。 晋祸在贾充,了不关刘石。 平卢讨击使,尚不逃三尺。 华清羽衣曲,岂得无敌绩
【注释】 吾言喋喋徒费辞:吾(我)的言辞喋喋不休地浪费了时间。 自昭拱看扶桑浴:在日出的地方观看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劝学”为题,作者劝导学习者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要空话连篇。诗中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笋》。 译文: 1. 书窗媚幽独,万竹真我仪。 注释:书窗旁的竹林非常美丽,仿佛是我自己的仪态。 赏析:这是第一句,描述了竹子的美丽和独特之处,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内心的平静。 2. 冰霜茂摧挫,生意自有时。 注释:冰霜使竹子更加坚韧,生命在逆境中自然生长。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竹子在严寒和压力下的生命力,展现了竹子的坚韧和不屈。 3. 斐亹弄月阴,挺拔出风姿。 注释
【注】 岱宗:泰山的别称。夫如何:怎么样。齐鲁青已了:指齐鲁大地已经变成青色。云胡遍天(tiǎn)下,爨婢得祭祷:怎么到处都有人祭祀祈祷。五岳视三公:五岳之尊比三公大。张睢阳:张巡,唐朝著名的忠臣,被俘时不屈服,最后壮烈牺牲。林放:春秋时代鲁国的贤人,孔子曾称赞他为人宽厚。生辰:生日。莫春:初春。兹事:这件事情(指祭祀)。 【译文】 泰山是东岳的化身,究竟是怎样的呢? 齐鲁大地已经变成青色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咏史来表达对时政的不满。诗中运用了比喻、典故的手法,把魏明帝比作“景王”,用铜驼象征国家的命运,以景王见灾祸而究极根源的举措,来喻指曹马两代的统治者都因为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终致国破家亡。 【答案】 ①一日天诛正始馀:一日,一天;正始,指三国时的魏国,曹丕年号;馀,余孽;天诛,上天之杀。 ②百年曹马两丘墟:曹马指曹魏和西晋。百年指一百年,曹马两代。两丘墟,两个坟墓
注释:洛阳城被血腥所染,尸体堆积如山;华丽的帷帐与娇艳的妆容相映成趣。 乾坤无地容纳何邓,何必舁尸赴许昌?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洛阳城的惨状,以及对于何邓的讽刺。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于历史悲剧的感慨和对现实的不满
【注释】 罗襦(ru ru):指女子的罗制内衣。帝子:皇帝的女儿,此处泛指贵族妇女。玄谈:玄理之谈,玄妙的议论。粉面青蝇麾不去:用青蝇比喻谗言,麾去青蝇喻除谗言。到头白黑自分明:最后的结果好坏自有分晓。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兼咏事诗,写一位贵妇人在政治斗争中的命运和结局。 开头两句是说,这位贵妇出身于高贵家庭,本来同一般妇女一样,生来就注定要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但这位女皇贵妃却能摆脱这种命运.
【注释】 十万强兵无一人。义师翻得叛臣名——意思是:义军一举就平定了叛乱,把叛逆的首领抓到手中。义师:正义的武装力量;叛臣:背叛朝廷的大臣。空使文鸯待到明——文鸯是东晋将领谢尚,这里用“等待”来表示他白白地被俘。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五载(756年)冬,安史之乱爆发时,写于成都草堂。当时,诗人因战乱流寓四川,目睹中原沦陷,国难当头,忧心如焚,写下此诗。全诗前两句叙事,说义军平定了叛乱
注释 - 咏史:这首诗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的颂扬或批判。 - 义旗:这里指代的是某种政治或军事的标志,通常用来表示领导或领导者的身份。 - 照日:形容旗帜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鲜明、耀眼。 - 淮流:指的是淮河,古代中国重要的水道之一。 - 曹孤:“曹”可能指的是曹操,“孤”可能指的是孤独或孤立无援的情况。这里的用法可能表达了一种不被理解或被忽视的情感或境遇。 - 夏侯:这是另一个历史人物的名字
【注释】 诸公:指唐玄宗、杨贵妃。竞起:竞相兴起。灭彝伦:败坏纲常。特立:独立出众。当年:指开元初年。一女身:指贵妃杨玉环。轻尘栖弱草,便从正始断无人:比喻贵妃虽美艳绝代,终究不能改变国家的命运,而只能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最终化为尘土。正始:指建安风骨。 【赏析】 此诗以“咏史”为题,实际上写的是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全篇用典精当,笔法简练。 开头两句写玄宗与贵妃的关系和玄宗对贵妃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