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驼荆棘夜深深,尚想清谈撼竹林。
南渡百年无雅乐,当年犹惜广陵音。
诗句解析
1 “铜驼荆棘夜深深,尚想清谈撼竹林”:此句描绘了一幅深宵时分的凄清场景,铜驼(指代古代的都城)被荆棘覆盖,显得荒凉而阴暗。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思绪飘渺,仍怀念着当年清谈时的雅致和从容,仿佛能够撼动竹林,表现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怀念。
- “南渡百年无雅乐,当年犹惜广陵音”: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南渡后音乐风格变化的感慨。南渡(指宋室南迁)后,长时间没有听到像广陵那样的高雅音乐,因此诗人仍然怀念当年的音乐之美。这里的“广陵音”可能指的是南方地区的音乐风格,或者是历史上著名的广陵琴曲等。
- 注释与赏析:
- “铜驼荆棘夜深深”,“铜驼”是古代都城中的象征,而“荆棘”则暗示了都城的荒废和破败,形成了一个充满哀伤和怀旧的氛围。夜晚的深沉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 “尚想清谈撼竹林”,这里“清谈”代表了诗人对于高雅、纯净交流方式的怀念,而“撼竹林”则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现状、振奋士气的愿望。
- “南渡百年无雅乐”,“南渡”指的是宋室南迁后的迁移历史,表明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无雅乐”则是对当前音乐风貌的描述,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当年犹惜广陵音”,这里的“广陵音”可能指的是南方音乐的风格,也或许是对广陵地区的特有音乐形式的珍视。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过去音乐风格的留恋之情。
译文
深夜里,铜驼满身荆棘,凄凉的景象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回忆。
怀念那清谈时的雅致,试图撼动那些竹林,希望能够振作人心。
南渡以来的一百年里,我们已失去了往日的音乐之美,但那时的广陵音仍然让我觉得珍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铜驼夜深、清谈竹林和南渡后音乐变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现实的无奈感受。诗中的“清谈”和“广陵音”不仅是对文化传统的回顾,更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向往。整首诗歌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文化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