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理银河一叶舟,不知满架架蒙鸠。
汉阴抱瓮苍颜老,孤负今朝乞巧楼。
欲理银河一叶舟,不知满架架蒙鸠。
汉阴抱瓮苍颜老,孤负今朝乞巧楼。
注释信息:
- 欲理银河一叶舟:“欲”是想要;“理”是整理;“银河”指天河,天上的一条亮晶晶的河流;“一叶舟”指的是一只小舟,这里用来比喻牛郎织女相会的鹊桥,因为鹊桥窄而长,形似一叶扁舟。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想要理清天河中的一叶小船(即鹊桥),却不知道它承载着多少牵挂。
- 不知满架架蒙鸠:这句话中,“蒙鸠”是指布谷鸟,是一种常在田间鸣叫的鸟儿,其叫声代表着春天的到来。这里的“满架架”形容布谷鸟叫声繁多,遍布整个田野。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喜悦。
- 汉阴抱瓮苍颜老:此句描述了一位老者在汉代(古代中国的一种朝代名称)背倚着井边,面带岁月沧桑,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年迈的老人的形象。”汉”是指汉朝,“阴”在这里有阴暗的意思,“抱瓮”则是一种常见的劳作方式,即用陶罐从井里打水。整句诗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人生经历的感慨。
- 孤负今朝乞巧楼:这句话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孤负”意味着辜负或浪费,”今朝”指的是今天,”乞巧楼”通常与七夕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农历七月初七)有关,人们在这一天通过各种活动祈愿美好。整句诗透露出诗人对于未能充分利用机会、错失良机的情感。
赏析:
《七夕二首》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七夕之夜的美丽与哀愁。其中第一首以“欲理银河一叶舟,不知满架架蒙鸠”开篇,通过对比“欲理”与“不知”,强调了诗人对宇宙之美的无知与向往。接着,“汉阴抱瓮苍颜老,孤负今朝乞巧楼”一句,则细腻地描绘了一位老人在夏日黄昏下的身影,反映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
第二首则通过“孤负今朝乞巧楼”表达了诗人的遗憾之情,可能是由于未能把握住某些机遇,或者未能实现某些心愿。整体上,这两首诗不仅赞美了七夕夜的美丽与浪漫,也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