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昔暴怒,触折不周山。
此枢太室上,飘落三江间。
枢纽一飞播,满空悉颠翻。
北斗堕其柄,文昌失厥官。
彗星化为蹠,搏人以为餐。
天狗行地上,头戴方山冠。
武夷有巨人,方持钓鱼竿。
中宵投袂起,容貌何桓桓。
欲扶紫薇坦,坐使天下安。
复逢驩兜来,被发据其关。
拂衣返空翠,弹琴弄潺湲。
烟霞别一天,回首谢髦蛮。
共工昔暴怒,触折不周山。
此枢太室上,飘落三江间。
枢纽一飞播,满空悉颠翻。
北斗堕其柄,文昌失厥官。
彗星化为跖,搏人以为餐。
天狗行地上,头戴方山冠。
武夷有巨人,方持钓鱼竿。
中宵投袂起,容貌何桓桓。
欲扶紫微坦,坐使天下安。
复逢驩兜来,被发据其关。
拂衣返空翠,弹琴弄潺湲。
烟霞别一天,回首谢髦蛮。
逐句释义:
- 共工昔暴怒,触折不周山。 —— 共工曾经非常愤怒,以至于撞击了不周山,导致山崩塌。
- 此枢太室上,飘落三江间。 —— 这个中心或枢纽位于太室的顶部,而三江之间飘落下来。
- 枢纽一飞播,满空悉颠翻。 —— 这个枢纽四处飞扬,使得整个天空都翻腾起来。
- 北斗堕其柄,文昌失厥官。 —— 北斗星失去了它的主要支点,文昌宫也失去了它的作用。
- 彗星化为跖,搏人以为餐。 —— 彗星变成了一种生物,人们把它当作食物吃掉。
- 天狗行地上,头戴方山冠。 —— 一只名叫天狗的怪物在地上行走,它戴着一座山峰作为帽子。
- 武夷有巨人,方持钓鱼竿。 —— 在武夷山有一个巨人,他正拿着钓鱼竿。
- 中宵投袂起,容貌何桓桓。 —— 到了深夜,他的袖子挥舞起来,他的样子威武雄壮。
- 欲扶紫微坦,坐使天下安。 —— 他想要拯救紫微星的稳定,却最终导致了天下的混乱。
- 复逢驩兜来,被发据其关。 —— 又遇到了驩兜这个怪物,他被发髻戴在头上作为守卫。
- 拂衣返空翠,弹琴弄潺湲。 —— 他拂去衣服,回归到清新的空气中,弹奏着琴声,水声潺潺。
- 烟霞别一天,回首谢髦蛮。 —— 烟雾和彩虹分别代表了天地之间的界限,他向远方挥手告别,感谢那遥远的蛮族。
赏析:
这首《拟古其二》通过描绘一系列神话中的怪兽和人物,展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宇宙秩序与混沌状态。诗人通过对各种神怪的描述,传达了对宇宙秩序的敬畏以及对混沌无序现象的担忧。诗中的每一个怪兽都象征着一种力量或存在,而诗人对这些力量的态度则是复杂且矛盾的。一方面,诗人似乎对它们的存在感到惊讶和恐惧;另一方面,他又表现出对这些存在深深的尊重和敬畏。这种矛盾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思考。同时,诗中还蕴含了对和谐与平衡的追求,以及对人类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