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空国逐浮虚,曾为苍生一扫除。
历数未容奸宄得,收曹卷马二中书。

诗句释义

  1. 大和空国逐浮虚
  • 大和:指的是唐高宗年号,即公元827年至840年之间的时期。
  • 空国:形容国内没有真正的人才或贤能之士。
  • 逐浮虚:追逐表面的事物或名声,不注重实际内容或实质价值。
  1. 曾为苍生一扫除
  • :在过去,表示时间上的一个过去时状态。
  • 苍生:泛指百姓、人民大众。
  • 一扫除:彻底清除,彻底消除。
  1. 历数未容奸宄得
  • 历数:指历史的记载或者历史进程。
  • 奸宄:原意指奸邪之徒,后泛指坏人。
  • :获得,得到。
  1. 收曹卷马二中书
  • 收曹卷马:可能是指整理、收集书籍,使文献得以保存和流传。
  • 二中书:这里的“二”可能是对“二中”的一种误写或省略,可能是指两个不同的职位或机构,即中书省。

译文
在唐朝的大和年间,国家因为缺乏真正的人才而变得空疏。过去的人们曾经努力地扫除一切浮华不实的东西,为百姓的福祉做出了贡献。然而,历史的进程并没有允许那些奸邪之徒获得权力和利益。最终,他们被收拾起来,使得文献得以保存下来,流传至今。

赏析
这首咏史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它通过对大和年间的历史背景的描述,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诗人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的不同,强调了历史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进程的敬畏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这首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是一首很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