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重到洛阳城,又向登封道上行。
路入轘辕秋更险,云收太室雨初晴。
千重灌木漫山碧,百道飞泉绕涧鸣。
欲访巢由渺何许,空馀颍水照人清。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轘辕:即辗辕,古代车辆的一种轮子。

重到洛阳城:又回到了洛阳。

登封道:古地名,在河南省郑州市。

路入轘辕秋更险:指从轘辕经过时道路艰险。

云收太室雨初晴:太室山,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为中岳嵩山的主峰。

千重灌木漫山碧:山上有千层叠起的灌木。

百道飞泉绕涧鸣:山上有一百条飞流而下的泉水在山谷间回响。

巢由:即陶渊明,东晋诗人,曾隐居田园。

渺何许:何处?

颍水:指颍河,发源于河南登封境内。

清:清澈。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李涉是一位隐士、江湖诗人,以游历四方、行吟江湖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不拘泥于形式,富有生活气息。

第一句“远游重到洛阳城,又向登封道上行。”描绘了诗人再次回到故乡洛阳的情景。洛阳是中国历史上的古都,有许多著名的景点。诗人在这里游览、感受着故乡的风貌,内心充满了感慨和怀旧之情。

第二句“路入轘辕秋更险,云收太室雨初晴。”描写了从轘辕经过时道路艰险的情况。轘辕是指古代的车辙,这里用来比喻山路崎岖、难以行走。而当云开雾散、雨过天晴时,景色也变得清新宜人,给人以愉悦的心情。

第三联“千重灌木漫山碧,百道飞泉绕涧鸣。”描绘了山上有千层叠起的灌木,以及百条飞流而下的泉水在山谷间回响的景象。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最后一句“欲访巢由渺何许,空馀颍水照人清。”表达了诗人对隐士巢由的向往之情。巢由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隐士,他隐居山林、不问世事。诗人想要找到这位隐士的住所,但最终却只能在颍水的岸边欣赏到清澈的水面。这里的颍水也代表了诗人自己的心境,清澈透明,不受世俗污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意。同时,诗人还通过对隐士巢由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