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亭避暑约传杯,醉引清风入手来。
象鼻形弯通曲柄,鸭头色重泼新醅。
中擎玉液休倾满,半卷青心莫展开。
春酒一江能吸尽,始知李白是仙才。
【赏析】
此诗为郑悫在洛阳时所作,当时正值三伏天,天气闷热,他邀请宾客僚属到使君林中避暑,用大莲叶做成的盛酒器——碧筒杯来饮酒,并取象鼻弯屈成曲柄状。诗人以象鼻喻杯,形象地描绘了碧筒杯的形状;以鸭头比喻碧筒杯上的花纹,形容其颜色鲜艳;并以玉液指酒,以青心比喻酒的颜色和气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
【注释】
洛:洛阳。
郑悫:人名。
宾僚:宾客、僚属。
使君林:地名,位于洛阳。
大莲叶:一种叶子大的莲花叶。
簪:古代的一种工具,用于穿针引线。
荷亭:荷花亭子。
约传杯:约定传杯喝酒。
吸名:吸取美名。
碧筒杯:一种用莲叶做成的大酒杯,形状像一只弯曲的象鼻。
坡诗云:李白(李杜)的诗中曾写到“碧碗犹作象鼻弯”,这里借用这个典故。
白酒:酒的美称。
莲心:莲子中心部分,即莲子心,味道苦。
擎玉液:用手擎着酒杯。
青心:青色的酒心,即酒的颜色和味道。
春酒:春天酿成的酒。
一江:一条大江。
【译文】
在洛阳,郑悫带领他的宾客僚属来到使君林中避暑,用大莲叶做成的盛酒器——碧筒杯来饮酒。他们以象鼻弯成的曲柄为杯子做装饰,把酒倒入杯中,清凉的感觉让清风也吹到了手。那弯曲如象鼻的碧筒杯,像鸭头的花纹一样漂亮。它半卷的样子仿佛是青翠欲滴的莲心,不要倒满。
荷叶下面有碧水,碧筒杯里盛满了清凉。荷花亭下避暑,与朋友一起举杯畅饮。那像鸭头一样的碧筒杯,上面有漂亮的花纹,颜色艳丽。它半卷的样子就像青翠欲滴的莲心,不要倒满。
碧筒杯中盛满的是清澈甘甜的酒,不要让它倒得太多。半卷的青心不要展开,那是青翠欲滴的莲心。只有喝了这杯中的酒,我们才能感受到李白那种超凡脱俗的仙才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