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避暑使君林,暇日诸贤肯过临。
荷带露香须缓折,酒无风韵莫轻斟。
玉簪先透玲珑玉,金注徐倾潋滟金。
叶底可能甘胜蜜,却怜小苦是莲心。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洛中郑悫 - 郑悫(?-659年),字元瑜,洛州巩县人。唐代官员。三伏天,即盛夏时节,他率领宾客僚属在使君林避暑。”使君林”可能是一个地名或园林名,郑悫作为地方官员,在此组织同僚共度夏日,显示了他的雅致和对下属的关怀。

  2. 大莲叶盛酒 - 利用莲叶来盛装酒液,这种做法在当时可能比较新奇,增加了饮酒时的趣味性。

  3. 传吸之名碧筒杯 - “传吸之名”指的是通过某种方法让酒液通过莲叶的孔洞,然后注入杯中。”碧筒杯”是当时流行的酒具,用青翠的竹子制作,外形像筒。

  4. 故坡诗云碧碗犹作象鼻弯 - 这句引用了北宋诗人苏轼(苏东坡)的诗句,“碧碗犹作象鼻弯”,表达了对碧筒杯独特形状的喜爱。

  5. 白酒时带莲心苦 - 描述了白酒(可能指当地的米酒或类似酒)的味道,虽然醇厚但带有莲心的苦味,暗示着饮酒的乐趣同时也带来了一丝苦涩。

译文:

当年在使君林中避暑,闲暇之余诸贤肯过临。
荷带露香须缓折,酒无风韵莫轻斟。
玉簪先透玲珑玉,金注徐倾潋滟金。
叶底可能甘胜蜜,却怜小苦是莲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使君林中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夏日避暑图。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还反映了古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通过对比荷叶和莲心的不同味道,诗人表达了生活的多面性以及品尝过程中的感受。整体上,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丰富,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