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朝盘厌苜蓿,笋味得全差胜肉。
苍头扫地犀角出,赤焰腾烟龙尾秃。
土膏渐竭外欲枯,火候微温酒已熟。
拨灰可惜衣残锦,解箨犹怜肤跃玉。
青青无日长儿孙,草草为人供口腹。
卢家丞相蒸葫芦,石家无人煮豆粥。
去毛留顶有何好,捣韭作齑空自速。
不如野人工食淡,自办行厨入修竹。
句里曾参玉版禅,胸中会著筼筜谷。
主人不问不须嗔,昨夜西风响林屋。
诗句解读
1 先生朝盘厌苜蓿,笋味得全差胜肉。
- 解析: 描述先生对早晨的菜肴(可能指早餐时的食物)的选择,偏爱竹笋的味道,将其视为胜过肉类的美味。这反映了竹笋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 苍头扫地犀角出,赤焰腾烟龙尾秃。
- 解析: 形容厨师在准备食物时的动作,如清理地面、切菜等,形象地描述了烹饪前的准备过程。同时,通过“龙尾秃”比喻火焰旺盛,强调火候掌控得好,使食物更加美味。
- 土膏渐竭外欲枯,火候微温酒已熟。
- 解析: 描绘了食材(可能指的是竹笋、肉类等)逐渐干涸的状态,以及烹饪中的微妙变化,即火候适中让食物达到最佳状态。
- 拨灰可惜衣残锦,解箨犹怜肤跃玉。
- 解析: 描述厨师在去除食物表面的杂质(如灰烬)时的无奈和不舍,以及剥去外壳后看到竹笋内层的细腻和美丽,体现了对食物处理过程中细节的关注。
- 青青无日长儿孙,草草为人供口腹。
- 解析: 表达食物虽好,但因时间短暂(青青),不能长久保存,只能满足一时之需,表达了对食物新鲜度的追求。
- 卢家丞相蒸葫芦,石家无人煮豆粥。
- 解析: 通过与卢家、石家的对比,暗示不同家庭或地位的人对待食物的态度和方式存在差异,反映出社会地位对饮食选择的影响。
- 去毛留顶有何好,捣韭作齑空自速。
- 解析: 讨论了食物的处理方式,认为去掉不必要的部分(如竹笋顶部的皮)并不一定必要,而简单地捣碎(如用韭菜做成齑)也能快速食用,体现了对简单生活方式的赞赏。
- 不如野人工食淡,自办行厨入修竹。
- 解析: 建议放弃城市中复杂的烹饪方式,回归自然,享受简单的饮食生活,同时指出这样的生活更接近自然的原貌,有利于身心健康。
- 句里曾参玉版禅,胸中会著筼筜谷。
- 解析: 引用曾参的典故,表明自己对道家哲学的理解,以及将这种理解融入日常生活中,如在食物制作中体现对自然的尊重。
- 主人不问不须嗔,昨夜西风响林屋。
- 解析: 表达对主人的宽容和理解,即便在昨晚西风吹动树林发出声响时,也不感到生气或抱怨,反映了一种豁达的心态。
赏析
这首诗以竹笋为切入点,通过对烹饪过程中的细致观察和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哲理性,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