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足曾穷五色河,更将舌本品浮槎。
新声促轸传三叠,宝构悬铃镇四阿。
短榻雁来愁不奈,小窗人去酌毋多。
白头慵作东封颂,愿效诸生赋止戈。

【注释】:

马足曾穷五色河:形容黄河的宽广和波涛汹涌。

更将舌本品浮槎:用舌头品评浮槎,指评论浮槎(即木筏)的优劣。

新声促轸传三叠:新乐调急促,鼓声连续不断。三叠是古时一种曲调名,这里指音乐的节奏。

宝构悬铃镇四阿:宝构是高峻的建筑,挂有铃铛。四阿是屋檐的形状,此处借代楼台。

短榻雁来愁不奈:短榻上的人像大雁一样飞来飞去,令人忧愁,无法排遣。

小窗人去酌毋多:小窗户的人离去了,饮酒不要太多。

白头慵作东封颂:白发苍苍的人懒得做颂文歌颂功业。

止戈:止住战争。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开平(今属河北内丘县)任职时,因见“马足曾穷五色河,更将舌品浮槎”而作。

首句写黄河之阔大。黄河从青海出,经宁夏、内蒙古,到入海口,全长五千多公里,流经九省区,沿途汇合大小河流千余条,故称“五色河”。

二句写评论浮槎(即木筏)的事。“品”,评论、评议之意;“浮槎”即木筏。木筏由许多木头拼装而成,上面铺木板,下设锚碇固定在水面上,用以渡运人员。作者对木筏的评价很高。

三、四句写音乐节奏。“促轸”,急拍之意,指快节奏的音乐。“三叠”,乐曲的一种形式;“四阿”,古代宫室建筑的一种形式。“缀”“镇”、“不奈”、“毋多”都是助词,无实际意义。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新乐调急促,鼓声连续不断。三叠是古时一种曲调名,这里指音乐的节奏。宝构(高峻的建筑)、悬铃(悬挂的铃铛),都是比喻,指高大的楼台,上面挂着铃铛。

五、六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短榻”,即矮榻,指友人住处。“雁来”,即雁来,形容朋友离去后的空虚寂寞。“酌毋多”,不要喝得太多。

七、八句写自己的愿望。“白头”,头发白了;“懒作”,不愿去做。“东封颂”,是对功德卓著者的颂扬之作。诗人说自己年纪大了,不愿去写这样的颂文。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大事的心情,表达了他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